• 15阅读
  • 0回复

以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树首都优势——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09
第3版(两会专版)
专栏:

  以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树首都优势
  ——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
  本报记者 吴绮敏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首都北京的发展对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围绕发展首都经济的方向,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来增创新优势,为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贾庆林代表说,北京在新的一年里,要着力研究和解决三个重大问题: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北京本着“加强一产、调整二产、发展三产”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坚决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人才、智力和知识的优势,重点抓好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集中力量推进“一路、一城、一园、一网”建设,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农业要按照基本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引进、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培育和发展新兴农业产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继续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第二产业,要加大内部结构的调整力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冶金、石化、机械、建材等基础工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搞好城区工业企业的有序搬迁。第三产业,要重点发展旅游、金融保险、房地产、文化产业以及基于网络服务的信息服务业。
  二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之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打好攻坚战,力争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降到20%以下;确保75%以上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各项配套改革,包括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使“减债、减员、减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三资企业、私营和个体经济,使首都经济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今年要继续抓好城市交通建设、住宅建设和环境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努力使北京朝着“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的目标前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工作,都要把强化管理贯穿始终,通过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不断提高首都城市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文明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