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欧洲 磕磕绊绊在整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1
第8版(国际)
专栏:迈向新世纪

  欧洲 磕磕绊绊在整合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魏崴
  欧洲或许算是一方“乐土”,吸引着非洲、亚洲甚至北美洲的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到这里来谋生。外来移民对欧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改善欧洲人口的年龄结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也给这里的社会秩序带来一些问题。
  去冬某日晚在布鲁塞尔市南区,弗朗克教授遭到抢劫虽未失钱财,但人被歹徒用刀捅成轻伤。他向记者讲述这段经历后说:“我虽受到伤害,但仍主张欧洲各国应对外来移民实行开放政策,因为欧洲需要他们。况且,只有这样做才符合我们的共同价值观念,欧洲极右组织的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从2003年开始,最迟自2005年起,欧盟就要接纳新成员了。届时,12个申请国将会分批入盟。有人估计,到2020年,一个“多元化的欧盟”可能有30多个成员。“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理想便可初步实现。
  然而,不少欧洲人对这一扩大前景却忧心忡忡。一家法国报纸说,今天,在奥地利、德国、比利时、法国,甚至是积极要求加盟的捷克和波兰,多数公民都不太赞成扩大。出现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在欧盟现有成员国中,富国害怕劳动力低廉的国家进来后妨碍本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就业改善;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担心后来者同他们共分地区基金、结构基金和农业补贴。申请国本来就是奔“蛋糕”来的,如今欧盟要它们努力再努力,承诺再承诺,还声明共同农业政策这块“蛋糕”不给了,岂不扫兴!
  不过,奔向大欧洲毕竟是不可逆转之势。
  大欧洲必须有自己的独立防务。欧盟决定,今年底,西欧联盟将并入欧盟;2003年前,要建成一支5万人到6万人的欧盟快速反应部队。欧洲军事工业界一马当先,正在加紧协调与合作。从20世纪50年代就嚷嚷的欧洲防务联合,如今总算开始了由口头到行动的重大转折。
  但是,欧盟诸国领导人在防务联合上的考虑不尽一致,有人比喻说,在这个领域内,英—法“火车头”尚未挂上“德国车厢”;一些中立国和小国嘴上说得好听,但并不打算采取实际行动———反正天塌不下来,就是天塌了,还有英、法等大国顶着呢!至于绿党等和平主义组织,更是认为只要有在周边地区维和及处理危机的能力就可以了,犯不着去大搞防务。
  记者曾问过几位比利时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同意搞欧洲防务,但要为此多掏钱则坚决反对。记者就此请教一位欧洲安全问题专家,他认为这是欧盟公民们的普遍心理。可见,欧洲防务建设是多么艰难。有人估计,10年后,欧洲防务联合恐怕也还是小打小闹。
  迈向大欧洲,不能不改变一些旧思维,探索新路子。20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欧盟缔造者最为关心的是防止战祸再起,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而今天,时代不同了,欧洲内部有了统一市场和单一货币,世界经济、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欧洲各国领导人现在注意的是如何提高欧洲产品的竞争力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如何改善就业,如何在经济活力与社会公正之间建立“和谐的联合”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等。当初的思想、原则、法规还能继续下去吗?欧洲人正在探讨、辩论,答案莫衷一是。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老皇历总是要改的。例如,刚刚启动的政府间会议就不像前3届那样由法、德倡议,法德轴心运转了数十年,如今有点似“明日黄花”。欧盟的“民主危机”、“结构危机”、“信任危机”等说法,不时见诸报端。
  但是,欧洲诸国正相互靠拢,在磕磕绊绊地整合,这是发展的趋势。大欧洲已遥遥在望。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的绝大部分时间内为东西方争夺重点的欧洲大陆,一旦实现统一,也许能为欧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本报布鲁塞尔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