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按照贫农中农两利的原则解决投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4-28
第2版()
专栏:

按照贫农中农两利的原则解决投资问题
高效儒
一九五四年秋后,山西浑源县东辛庄把原有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三十九户扩大到了八十九户,同时又建立了一个三十四户的新社。这两个社的土地、耕畜、农具入社问题都解决得比较顺利,但在解决生产垫本的问题上就“卡住了”,许多社员都在个人利益上打算盘,不愿向社里投资。
两社需要社员投资的有种籽、饲料、饲草等实物,还有购买耕牛的现金。究竟怎样投法?大家心里都没底。社务委员会就笼统地决定“有的多拿,没的少拿,实在没有的不拿”。可是这个办法执行不通。新社员都不想拿。有的人说:“山药、干草,现在价钱这么贵,不如卖两个现成钱哩!”中农白长顺说:“要拿大家都拿,不能单叫一些人拿。”李国英说:“谁也不想拿,咱们干脆靠政府贷款吧。”老社员也有老社员的打算,他们怕新社员的山药、草料按市价作价,使自己吃亏。因为去年秋天社里统一扣除的山药和饲草作的价比现在的价钱差一半多,所以他们要求重新作价。
生产垫本问题得不到解决,社务委员们挺为难,也认为只好依靠政府来解决了。他们跑去找中共乡支部书记赵才、乡长李志乐,请求帮助。赵才等分析研究了两个社的情况,认为社员不积极投资的原因是:贫农中农之间有矛盾;新老社员之间有矛盾。大家都只想到个人利益,忘记了集体利益;只看见眼前利益,看不见长远利益。归根到底是思想问题。因此,决定由党内到党外积极进行思想发动工作,贯彻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加强对社员的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克服个人主义思想。这样决定后,就首先召开了党支部委员会(吸收部分党员参加)。讨论中,大家的意见分歧很大。邓士林说:“庄稼人家谁也留籽种;籽种、饲草要依靠社员投资,不能依靠政府贷款。贷款也没有那么方便,况且贷款还要上利,出了利息就加大了成本。至于大家愿不愿意投资,就要看规定怎样投法,怎样处理价格问题。依我看,解决价格问题,最好采取‘保本保值’(借物还物的办法。这样对中农贫农双方有利。”孟殿元不同意这个意见,他说:“这个办法使不上,歉收年怎办!这样没东西的占便宜,有东西的吃亏,这能维护中农的利益吗?还是发动社员普遍投资好,价钱降低些就行了。”邓士林反驳说:“你这是片面的中农观点,普遍投资是排斥贫农的做法。作价高了社内就会形成剥削,而且老社员也不满意;作价低了谁也不投。还是‘保本保值’的办法符合党的政策。”他两人的意见针锋相对。张祥想来个折中办法,他说:“还是作个对双方有利的价钱好,不然贫农中农的关系闹不好。”乡支部副书记张善才不同意,他说:“还是邓士林的意见对,‘保本保值’能保住原物,社员也有这个习惯,新老社都可以采用。”赵祥又起来反对说:“有的新社员把草早卖了;人家老社员卖了草也会投钱。”党员高利质问赵祥说:“照你的意见,按市价作价好!可是你考虑这样符合党的政策吗?”正在双方意见相持不下的时候,乡支部书记赵才说:“同志们,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入党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消灭剥削,战胜贫困,带领全体农民过共同富裕的生活。邓士林他们的意见提的对,办社得按党的政策办事。目前山药、饲草的价格不正常,如按市价作,贫农就要吃亏,那就违背了党的阶级政策。我们去年也采取‘保本保值’的办法,你们说到底谁沾了谁的光呢?”这一番话打动了大家。在继续讨论中,孟殿元等逐步认识了贯彻阶级政策的意义,并且在会上检讨了自己的错误,都同意实行
“保本保值”的办法。最后,决定以实物投资、借物还物为主,按劳力土地比例分摊,超过分摊标准的给利息。贫苦社员可以缓投或少投,极贫苦的可以免投。
为了克服党内歧视贫农现象和加强贫农中农的团结,支部委员会决定要通过投资作价问题,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阶级政策的教育。第二天晚上召开了支部大会(团员列席)。会上通过投资问题解释了党的阶级政策。经过讨论,大家的认识一致了,发动社员投资的信心也提高了,都认为只要全体党员行动起来,做好工作,问题再大些也能解决。党员刘炳云当即自报投资一斗莜麦,二百斤山药。接着许多党员都相继自报了投资数目。大家又决定分头去发动别的社员投资。
在党内思想一致的基础上,紧接着两社就一起召开了社务委员会。会上除研究了党的阶级政策和贯彻了党支部的决议以外,还针对某些社干部在投资问题上的平均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有这种思想的党员干部在会上首先进行了检讨。经过反复讨论,大家最后同意采用劳力、土地按比例分摊和
“保本保值”的办法投资。接着又讨论按比例分摊的办法。大家觉得如果按分益比例分摊,劳力拿不起,就会排斥了贫农;完全按地摊也会侵犯中农利益。最后决定采用“土地多拿,劳力少拿”的办法。他们认为:籽种、肥料、饲草单干也是按地留,应该从地走;行政管理费和杂项费用可以从劳力走。根据这两方面的支出比例,决定地摊百分之七十五,劳力摊百分之二十五。地分摊实物,劳力分摊现金。超过分摊标准的按银行利率付息。最后又讨论确定了哪些户可以缓交,哪些户可以免交。
全体党员和社务干部既然有了明确一致的政策观点,又有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接着就召开社员大会来贯彻社委会的决议。在讨论按土地、劳力分摊投资办法时,大家意见纷纷。劳力多的主张按地摊,地多的主张按劳力摊。有的还主张老社劳力多摊,地少摊,新社地多摊,劳力少摊。经过社干部和党员的耐心说服,最后大家接受了社委会确定的办法。在讨论到投资作价问题时,大家情绪又很紧张,又明显地暴露了中农贫农之间的矛盾。中农尚守孝首先发言,他说:“全部投资一律按现在的价格作,老社去年扣下的重新作价,谁也不吃亏。如按老社去年的价钱作,谁也卖了草和山药投钱呀!”老社员赵恩同意他的意见说:“老社员的山药和饲草跟新社员的一样作价,这就是‘互利’,正符合政策。”贫农尚守信说:“老赵,按你说,没有种籽、干草的人就白扛长工吧,一辈子也还不清饥荒了,有草和种籽的就坐着吃罢。”贫农席五八提出:“还是借啥还啥好。单干种地谁给你作价哩!”中农韩儒主张按户平均分摊。这时党员邓仁说:“借物还物谁也不吃亏,谁有啥就拿啥。农业社不能采取平均硬逼的手段。社搞不好打的粮食少,再打小算盘也不顶事。往远看吧,看农业社增产吧,这才是个谁也不吃亏。咱就从草的问题上说吧,单干种地用人家的牛,耕一亩地得给人家出四十斤干草。饲草再贵也得耕地。几时也是‘水涨船高’,也得从地里计算计算。土地入了社,就是大家种。种地得有牛。牛就要吃草。牛是大家的,得大家爱护。草作价高了打不起怎办?”这番话起了很大作用。中农孙珍的意见缓和多了,他说:“山药、草料不是谁都有,均摊有困难。如果都使‘小心眼’,意见就不统一。咱们是‘大家拾柴火焰高’,还是商量着办好。”激烈的争论缓和下来了。社干部抓住这个时机向大家说明“保本保值”的好处;并指出按现在市价作价为什么不合理。他说:“饲草喂大家的牛,牛给大家耕地;牛吃草,牛还会挣草。这是一般的道理。要想过好光景,就得为集体事业打算。‘借物还物’的办法是简便好办,又合乎互利原则。大家要好好考虑考虑。”经这一说,某些中农社员认识了集体利益和自己利益的一致性。中农尚守孝说:
“反正谁的心也是立长着,大家思想一致了,有啥垫啥,就是合理。咱们大家谁也不要争论,拿单干一比就知道了。”中农熊希孔也说:“如果按户平均投资按市价作价,贫农就够受啦!秋天分不上粮,冬天吃啥呀!”于是就按照“保本保值”的办法解决了投资问题。在会上大家都照着分摊标准争着报投资数目。原来估计投不了资的李保和邓士珍,也报了二斗莜麦。
可是有些中农户还在犹豫、等待,怕露富,不发言。党支部委员们发觉这个问题后,就提议散会。会后又进行了个别动员,最后才把投资问题完全解决了。因为在发动投资时对社员进行了阶级政策的教育,东辛庄两社不仅解决了投资问题,而且提高了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出现了中农贫农团结生产的新气象。目前社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春耕生产。
编者按:最近各地不少农业合作社发生了社员不愿投资的情况;这篇通讯中报道的东辛庄两个农业合作社按照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阶级政策解决社员投资问题的基本精神是很好的,可供各地农业合作社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参考。但是,这两个农业合作社所采取的投资的具体办法还是应当再加改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