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正视资源短缺 参与全球竞争——访全国政协委员王汝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2
第3版(两会专版)
专栏:

  正视资源短缺 参与全球竞争
  ——访全国政协委员王汝林
  本报记者 张忠
  “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不断下降,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进入21世纪,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将十分严峻。”全国政协委员、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王汝林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王汝林委员分析说,在我国已探明的45种矿产中,到2010年可以满足需求的有21种,到2020年则仅为6种。严重的是,除煤之外,大部分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宗矿产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由于找矿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石油、富铁、铜、钾等大宗重要矿产的供需矛盾加剧,长期短缺已成定局。同时,资源利用回收率低、开发粗放、浪费严重也是我国资源开发中的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而国外平均在50%以上。科技水平落后也造成资源产品利用效益低下。
  “然而,放眼全球,21世纪初世界矿产资源形势则充满机遇,竞争激烈。”王汝林说,21世纪初,世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总体上是供大于求,矿业和资源全球一体化走势强劲,为我国参与国际资源分配提供了极好时机。同时,随着矿业全球发展速度加快,矿产资源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国为了寻求最大经济利益,更多地在国际范围参与矿产资源的分配。为了在激烈竞争的矿业市场争取更多的投资,许多国家大力改善矿业投资环境。
  王汝林委员说,丰富的世界矿产资源与我国资源互补性很强,在激烈的全球资源再分配中,我们必须从现实需要和确保国家经济运行的安全这一战略高度出发确立资源全球观,不失时机地参与市场竞争,进而在世界矿产资源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王汝林委员建议,我们要树立“走出去”的战略思想,转变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的观念,逐步建立起国外矿产资源基地,保证短缺矿产的稳定供应。为鼓励和促进到国外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要加强领导,统筹制定规划和政策,实施有利于到国外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对外经援政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