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中国哲学的走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09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中国哲学的走向
  张世英在《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一文中认为,五四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两个口号的哲学根源,可以归结为学习西方近代哲学的主客思维方式及与之相联系的主体性哲学。科学就是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民主就是反对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以及各种变相的封建压迫,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重视主体与客体、我与非我的区分,不重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支配作用,因而也不重视主客式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这就对中国科学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相反,西方科学发达,与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但西方近代的主客关系和主体性,因为被抬高到唯一至尊的地位而在现当代日益显露其弊端,如物欲横流、环境污染等,反而造成了物统治人的现象,使人丧失了精神上的自由。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应当批判地吸取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之处,即万物一体和高远的境界,克服其不重视主客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方法论的缺点,把西方近代的主客思维方式补充进来(也包括发掘和阐发中国的天人相分的思想),使二者相结合。
  (摘自《学术月刊》二○○○年第一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