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我是这样学雷锋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09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我是这样学雷锋的
  北京军区总医院副政委孙茂芳
  孙茂芳是全国著名的学雷锋典型。三年前,他担任了北京军区总医院副政委。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是怎么学雷锋的呢?
  走上领导岗位还学不学雷锋?怎样教育和带动大家学雷锋?我感到,职务变了,这是上级为我弘扬雷锋精神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本色不能变,当务之急是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水平不适应,必须尽快“赶队”。为此,无论是中心组学习,还是上级组织的读书班,我都积极参加。自身理论素养的不断提高,使我进一步认清了走上领导岗位后,不能只停留在以往扶老携幼的个人学雷锋行动上,要更好地在教育和带领广大青年弘扬雷锋精神的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能身体力行地做给大家看,又能站在理论的高度讲给大家听。
  当今社会,学雷锋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孙茂芳是怎么处理这些矛盾的?
  我是1969年提干的,先后任排长、指导员、秘书、协理员、副政委。我在协理员位置上一呆就是16年,看着同龄的战友一个个走到自己的前面去了,有人劝我:“老孙,你是只学雷锋‘不进步’,只戴红花不长‘豆’。”说实话,我的心中也有过失落,有过酸楚。有一次,同乡聚会时照相,许多比自己年轻的同志,因为有“职务”站在前面,别人不知道协理员是什么,我就站在最后一排露个小脑袋。我把雷锋同志那句名言“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牢固树立掌权为公的思想;牢固树立权力是责任和义务的思想。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职务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做的工作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所以,我在每一个领导岗位上,特别是任副政委两年多来,坚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做到立党为公、清正廉洁,坚持当人民儿子的心愿不变,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变,为群众服务的姿态不变,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做雷锋传人就要付出。在近几年的学雷锋活动中,我为了帮助生活中有困难的人,仅捐款已超过3万多元。看到别人出门“打的”,双休日全家到饭店改善生活;看到别人家屋里装修得体体面面,自己的家具还是60年代的,有时觉得是寒酸了一点。有的人说我:“老孙,你怎么着也是一名副局级干部,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该享受时也要享受享受!”但是,一闭眼我就看到那些孤寡老人、那些困难户。我们的国家这几年虽然发展很快,但基础差,发展不平衡,还有数千万人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我认为,人民的困难就是国家的困难、党的困难,我帮助一个人解决困难,就是为党和国家分了一点忧。因此,我始终坚持和群众同甘共苦,助人为乐,怜贫济困。近5年来,我每月都拿出1/3的基本工资,搞“一带二”扶贫和捐助困难户。前年夏天,三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我捐了1500元,家人在我的带动下又捐了800元。去年浙江遭灾,我又捐了2000元。
  孙茂芳有一句名言,就是愿意把自己做的好事告诉大家,不当“无名英雄”。这倒很有新意,他是怎么考虑的?
  1994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新闻媒体对我进行介绍后,一时间,少数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使我宣传雷锋精神有种直不起腰来的感觉,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后来我从邓小平理论中找到了答案。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不仅要继续学雷锋做好事,还要大力为雷锋精神鼓与呼,为净化社会环境、为部队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前列作贡献。我大胆提出:要用自身形象为雷锋精神做广告。我高兴地接受了52个学校、机关团体、厂矿企事业单位、部队等政治辅导员的聘请,经常去宣传雷锋精神。我愉快地到各单位做学雷锋事迹报告,座谈学雷锋体会,至今达400多场,听众达30多万人次,并多次参加了全国、全军学雷锋事迹座谈会。我还常常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畅谈新时期学雷锋的新经验、新感受。
  我有计划地采取短期培养和长期培养相结合、院内培养和院外培养相结合、亲自培养和利用其他媒体培养相结合,并采取多种形式,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建立了适合学生特点的“家庭学雷锋辅导站”,已有1000多人得到辅导;利用高科技设立了“学雷锋网络队伍”,目前网员已发展到100多人;建立了本单位学雷锋示范点“青年文明岗”,帮助上千人次解决就医难题;发放小学生喜爱的“学雷锋奖励卡”2000多张,鼓励他们从小学雷锋;建立了个人学雷锋档案馆,有5000多人次参观;创立了精神文明小基地32个;还创办了培养学雷锋骨干的“一助一”工程,有50多人合格“毕业”,有的成了单位技术骨干,有的走上了机关科室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各行业的先进人物,雷锋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延续。我的做法被北京市领导和文明办视为“京城文明第一人”、“京城雷锋第一馆”、“京城雷锋第一站”、“京城雷锋第一户”,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创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