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1
第3版(两会专版)
专栏: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
  本报记者 张帆 胡斌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做好党的民族、宗教工作谈了上述观点。
  令狐安代表认为,抓紧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这是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实际,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着眼当前面临的形势,面向新世纪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具有深远意义。他说,云南有26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3,人数列全国第二,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要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立足当地实际,完善发展思路,形成特色经济和产业优势。
  令狐安代表说,前些年云南省委确定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对加快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中央支持下,云南省委、省政府从调整生产力布局和改善基础设施入手,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致力于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性项目,交通、通讯、水利状况有明显改善。红河、楚雄、德宏、西双版纳等民族自治地区,已分别成为云南有色金属、能源、制糖工业及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旅游产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形成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从云南的实际出发,省委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在民族地区大搞“水、路、电、通讯、绿色”五大工程,积极推广小额信贷等扶贫方式,组织干部对口扶贫,另外还在民族地区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和保护天然林,基本遏制住了一些地区毁林开荒的陋习。经过努力,云南森林覆盖率已由70年代末的24%上升到33.6%,生态环境有所好转。
  令狐安代表说,民族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根本在人才,关键在教育。云南省委高度重视民族教育,把“普六”、“普九”作为民族地区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扶持民族教育,加快了各类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现在,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已占全省学生总数35%。同时加快培养和选拔民族干部,目前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已达25.4万人,占全省干部总数的1/4,在省、地、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已分别占35%、44.6%和37.6%。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