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年轻一代要多作贡献——访全国政协委员沈士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3
第3版(两会专版)
专栏:

  年轻一代要多作贡献
  ——访全国政协委员沈士团
  本报记者 刘琼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要继续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长期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沈士团对此感触很深,认为对教育界来说,一定要积极推进两岸之间的教育交流,特别是要创造更多条件,增进两岸年轻人之间的互相了解,这对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有重大意义。
  他说,50年来,海峡两岸由完全隔离到今天的互相交往是一大进步,但是,应当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将会退出历史舞台,两岸年轻一代的互相交流更显重要。他讲述了自己碰到的两件事。
  沈士团委员回忆起1981年,他在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学习时,突然有20多位来自台湾某大公司的年轻人到该大学进修。双方都没有想到,能在这里碰到同胞,开始都存有戒心。作为当地中国学生联谊会秘书长,沈士团委员第一个与台湾来的同胞接触,给他们送去人民画报、人民日报。时隔不几天,大家互相熟识了,周末集体去郊游,春节一起包饺子过年,唱歌跳舞搞联欢。沈士团委员说:“我清楚地记得,台湾来的几位年轻同学告诉我‘真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们,也没有想到,原来你们生活得这么愉快自在,无忧无虑’。进修完毕作为离别赠言,他们祝祖国大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祝台湾经济继续起飞。他们还说‘我们祖国是世界大国’,明确表示了祖国统一的愿望。”
  另一件事发生在1992年。沈士团委员率北航代表团访问台湾,结识了许多教育界、科技界、产业界的朋友。在台期间,有不少年轻人到他们下榻的地方交谈,渴望多了解祖国大陆的情况。90年代以来,北航与台湾成功大学、中央大学、淡江大学等学校的同行通过交往建立了友情,双方共同推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访。
  他强调,通过交流接触,年轻人都体会到,两岸人民同种同根同文化同传统,没有理由长期隔离,都有多接触多交流的强烈愿望,年轻一代要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