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山东 抢占国外柜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4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山东 抢占国外柜台
  本报记者 贾建舟 宋光茂
  前不久,山东省就外经外贸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省委书记、副书记,省长、副省长,省人大主任,各地市委书记和市长(专员)几乎全体出动。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和部署的中心任务被概括为“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此后,“经济国际化”一下子成了山东的热门话题。
  在这个时髦的名词背后,记者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1979年以前,山东省只有外贸公司派往比利时中国欧洲分拨中心的一家境外企业,说是企业,实际也就是个联络点。到1989年境外企业发展到47家,但全部是贸易性公司。到1999年,境外的贸易和非贸易企业已增加到497家。
  但是,山东人也不能不注意到另一个事实:山东省的境外企业总投资额只有2.6亿美元,只占全国境外总投资额的4.1%,这与山东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的身份不相称;衡量企业外向型发展状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的加工贸易出口额,也只是广东省的1/10。有鉴于此,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在那次会议上高屋建瓴地指出,山东推进经济国际化,要处理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只有更好地“走出去”,才能弥补山东省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才能把我们的设备、产品带出去,才能更多地引进世界先进技术、设备,发展新的产业,才能由小到大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
  省委书记的此番话语引发了山东莱阳龙大企业集团总经理宫学斌深深的回忆。龙大集团在发展当初,一门心思要“引进来”,资金、技术、管理,来啥要啥。巢筑得不错,凤就是不来。宫学斌三下江南取经。经没取到,他从南方买回了一小袋一小袋的蔬菜。他整天瞅着小包装里的芋头、豆角发呆:南方的企业竟然就凭这些东西赚回了大笔的外汇?他一拍桌子:上项目,占领国外的超市柜台,先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去!龙大集团最终成功了,它的加工蔬菜在日本免检,牢牢地占住了日本超市柜台。跨出了国门的第一站,龙大集团又在南非买下了7550亩地的农场,种植、养殖和就地加工销售。龙大人自豪地说,他们的产品不“着家”了。更让他们自豪的是,原来老想“引进来”,现在不引人家就“涌进来”,这是“走出去”带来的效果。世界一流的无菌化封闭生产车间、日本先进的管理、外商的资金——龙大已经国际化了。
  要说产品不“着家”,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更有发言权。水产企业的员工诙谐地把自己称为“游渔部落”。这家企业集团在阿根廷成立了独资企业中鲁渔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已拥有一艘全国最大的5000吨级捕捞加工船“泰山”轮,仅此船就年产鱼2万多吨。该公司正是靠以它为代表的船队抢占了世界渔场制高点,成为水产行业唯一跨入全国500家最大进出口企业行列的企业。它们的船队游弋于公海捕捞,随即在船上加工冷冻,就近靠岸销售。等船队回家的时候,“运”回来的是各国的货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