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中兴”闯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4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中兴”闯世界
  本报记者 胡谋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施国际化战略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一个必然选择。创建于1985年的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个原始投资仅30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为一个总资产有30多亿元、年销售额达53亿元、市值达125亿元的国家重点高科技企业,国有资产增值近400倍。如此辉煌的业绩,中兴人有许多值得骄傲的经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闯进国际市场,走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业国际化道路。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通信市场就被外国产品垄断。中兴通讯先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发展战略,成功地占领了国内交换机与接入网20%以上的新增市场份额,在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由此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竞争经验。1995年,中兴通讯走出国门,成功地将国货打入国际市场。在短期内实现了“农村—城市—国际”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从创建初期,中兴通讯严格按照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开发和生产产品,瞄准国际市场创知名品牌。1993年中兴通讯开始在内部全面推行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和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两年后,就通过了这项标准认证。他们充分运用在国内市场所积累的竞争经验,营造国内、国际市场相互促进,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中兴通讯在海外市场设置了30多个市场营销工程服务处。1998年10月,中兴通讯中标巴基斯坦27万线交换和传输“交钥匙”工程合同;1998年11月,中兴通讯承建的孟加拉国电信网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顺利接割;1999年中兴ZXMVC3000会议电视系统、中兴ZXDWLL数字无线本地环路系统先后在肯尼亚开通,开创了中国通信设备多元化出口的新局面;1999年9月,中兴通讯GSM移动通信系统成功出口南斯拉夫,合同额达2.25亿美元。1999年国际市场销售额达2.5亿美元。目前,中兴通讯产品已出口到美国、西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中兴通讯密切关注世界电信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美国硅谷设立全资科研机构,与美国德洲仪器公司(TI)合建了“数字信号处理器联合实验室”,与MOTOROLA组建“ZTE—MOTOROLA联合通信实验室”,与国际通信技术专家一起研究和交流世界最新通信技术。这些“跨国”举措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才的支撑。中兴通讯6800名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占80%,硕士研究生2000多人,博士、博士后160多人。公司还特别注重企业人才国际化,在加大人才国际化培训力度的同时,吸纳了一批拥有丰富技术开发及管理经验的国外科技人才及留学归国人员。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中兴通讯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兴通讯积极谋求与国际资本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拓展企业的融资空间,探索在海外证券市场融资的有效途径,加强与国际风险资本的交流与合作,以解决企业部分科研成果产业化所急需的资金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