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敢于揭短亮丑——辽宁省盘山县“三讲”教育自我剖析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4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本期特稿

  敢于揭短亮丑
  ——辽宁省盘山县“三讲”教育自我剖析侧记
  廖祖 山江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是辽宁省县区“三讲”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在“三讲”教育中,该县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紧紧围绕自身建设和县域改革发展实际,认真抓好党性党风自我剖析,在找准抓住和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推动“三讲”教育深入开展。
  “破难、认账”查问题
  盘山县地处辽河三角洲,土地肥沃,盛产水稻,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辽河油田的主要产区。“三讲”教育开始时,班子成员普遍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盘山自1992年以来经济发展很快,农村人均收入列全省县市第三位,提前三年进入全国小康县行列,荣获省以上先进称号47项,其中国家级的就有16项。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县委书记徐敬富还是省委命名的优秀县委书记,全县社会比较稳定,没有突出热点、难点问题,搞“三讲”无非是“洗洗澡、充充电”。针对这些思想认识,县委常委会经过分析认为,一些同志之所以感到没啥问题可讲,说到底是标准不高、起点低,对中央指出的问题没有自觉“认账”。“三讲”教育要真正收到实效,必须首先破除“问题难查找”的思想障碍,在“破难、认账、找准、较真、求深”上下功夫。为了带领班子成员走出“感觉良好”的误区,县委在认真组织学好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央所指出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对号入座”的基础上,敞开大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共收到2300余人次提出意见1000多条。面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如一些县级领导“抬头看帽檐,低头看脚尖”,目光短浅、小富即安;有的干部唱高调,搞浮夸,“只顾工作出政绩,不顾群众有怨气”;有的干部主观武断,决策前不充分论证,执行中随意改变;有的干部“经常喝酒、打牌”,自律不严,形象不佳等,班子成员们脸红、冒汗了,受到了很大震动。大家感到,感觉良好不行,群众满意是真。作为县级领导干部,没有理由顾及自己的脸面,遮掩那些不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缺点错误。大家“破难、认账”,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查摆,列出了县级领导班子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查摆了这些年在领导岗位上,群众观念淡薄了,群众作用看轻了,工作中同群众联系少了,感情上同群众疏远了,对个人事情考虑多了,对群众疾苦关心少了;查摆了大局意识不强,本位主义抬头,强调本地利益,服从全局不够的问题;查摆了高高在上,说得多、做得少,一般部署多、狠抓落实少以及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等问题,普遍感到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三讲”教育对县级领导班子确实太必要了。
  “较真、求实”挖根源
  从一定意义上说,深刻剖析问题是一个比查找问题更深入、更痛苦的思想斗争过程。县委采取第一责任人带头示范的办法,引导班子成员克服轻描淡写、应付过关的思想,敢于触及思想深处,做到“较真、求实”不怕疼。县委书记徐敬富原来在查摆中,对几年来提出的建成辽宁电话第一县、建设“天字号”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全省抗旱水利、河流整治最大工程以及搞“四有四进院”、“一村一楼”等,都认为是为了发展全县经济,是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只是工作方法有些简单化。通过深挖深究,认识到这些年来提出的这些口号,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其结果“会逼得基层干部要么去增加群众负担,要么去弄虚作假,加剧了基层干部同群众的对立,引发出许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新矛盾。其实质是群众观念淡薄,党的宗旨观念弱化的表现,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明显相悖”。市委巡视组认为徐敬富同志的这次剖析认识到位,剖析深刻,将他的剖析材料印发各班子成员,要求大家按照中央要求,对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挖根源,认识危害。县委也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强调在剖析问题上,一定要达到“准、像、实”的标准,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县委、县政府班子对领导改革开放、驾驭经济工作能力不强、水平不高,或头脑发热、盲目冒进,或左顾右盼、犹豫观望,以至错过发展机遇的问题,上升到是对邓小平理论、十五大精神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贯彻不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缺乏高度自觉性上来认识。一些老同志剖析了精神不振奋、进取心不强,实质是党性不强、理想信念淡薄、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现。一些年轻同志剖析自己谨小慎微、不能大胆工作,是名利思想作怪。一位县委副书记针对自己在职务、待遇问题上存在攀比心理,有当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在剖析材料中写道:“为什么感到吃亏,说穿了,就是错误地认为在党和人民那里没有占到多大便宜,没有满足个人的一己之利,实际上是以权谋私的思想表现。”通过深刻剖析,大家普遍认识到,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仅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削弱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克服。在民主测评大会上,县级四个班子的一把手敞开心扉,代表各自班子作了富有诚意的自我剖析,与会群众报以热烈掌声。经过无记名的民主测评,干部群众对四个班子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都达99%以上;对班子成员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的占70%,最低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也达到了98.7%。实践证明,只要真诚接受群众意见,严格深入解剖自己,做到亮出问题不怕丑、解剖自己不怕严、触及思想不怕痛,就能获得思想上的升华和群众的理解拥护。
  “会诊、爬坡”求深入
  问题找准了,根源抓住了,是就此止步,还是开出“药方”,增加“抗体”?盘山县委采取了后者。他们趁热打铁,集体“会诊”,进一步搞好思想“爬坡”,深化对自身问题的认识,把自我剖析进一步引向深入。通过开好民主生活会,广泛谈心交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见面,互相帮助,明确整改方向。针对班子集体存在的问题查找个人应承担的责任;着重反思“群众提、上级点”的问题查找在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一名副书记对自己存在的年龄到顶、职务到顶、工作时间到顶,不求升迁、但求清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的“三到顶”、“三不求”的问题,动情地说,“自己年龄大了,说明为党工作的时间短了,更应该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多做些事情,对得起信任咱的老百姓”。一名副县长对自己思想作风问题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检查自己“也帮助上报了一些有‘水分’的统计数字,还采取各种方法应付上级检查;在处理群众来访问题时也曾因怕触及上级领导,而采取和稀泥的办法;每逢年节,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基层送来的土特产品;在接待客人时曾去过夜总会、舞厅、餐馆等高消费场所等,反映了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发展下去非常危险,甚至不堪设想”。盘山县级领导班子开展批评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在县委书记徐敬富自我批评后,班子成员针对他谈抓党的建设力度不够,对干部重使用、轻管理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应该从履行县委书记职责的高度进一步加深认识。”针对他检查自己充分发扬民主不够、发挥常委议事和决策作用不够的问题指出,“不能充分发挥常委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淡化和削弱县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批评他用行政手段下高指标,绝不仅仅是工作作风问题,而是官僚主义和私心杂念的表现。对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广华自我剖析查摆的盛气凌人、性格急躁问题,大家指出,“对‘急’可以具体分析,但‘躁’却反映了个人党性修养不够、自恃高明、不尊重群众的问题,其实质是个人英雄史观的表现”。对于一名副县长检查自己不注意小节,喝酒误事的问题,大家批评他“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这绝不是小节问题,个人形象不好,会导致政府形象不好,甚至影响党的形象,危害党的事业”。在开展批评中,他们注意批评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做到既认真诚恳,又不纠缠细枝末节;既严肃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又不搞无限上纲,不说过头话,而是共同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就像刮脸一样,既要把脸刮净,又不能把脸刮破,达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这种开诚布公、直截了当的相互批评、帮助,尽管使得大家脸红、出汗,但心里都热乎乎的,感到了同志式的温暖,心情舒畅,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盘山县认真抓好县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自我剖析,由虚到实、由怕到敢、由宽到严、由浅到深,收到了明显效果,得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正像参加领导班子自我剖析通报会的一位老同志发自内心的感慨那样:这次“三讲”教育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领导干部敢于揭短亮丑,真正体现了整风精神,从中看到我们党有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大有希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