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三讲”·“三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4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三讲”漫笔

  “三讲”·“三想”
  农云
  江泽民总书记在出席广东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时语重心长地说,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始终是每个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两项重要任务。改造主观世界,关键是要陶冶革命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而且一个人平时的所思所想往往直接反映他精神境界的高低。时下,有一些人脑子里琢磨的常常离不开权、钱、名、色;不过,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他自己明白,别人弄不清。但要知其思,不妨观其行,那些挖空心思、肆无忌惮争权夺利、沽名钓誉、猎取色相的,心里还会有什么高尚的想法?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式,主张人们每天从为人、交友、学习三方面“察己”。在当今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的背景下,作为领导干部,更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三省吾身”,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仅如此,“省吾身”还应有新的时代内涵。常常想想工作为什么、在岗做什么、将来留什么,也许就不会动摇理想信念,不会有那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而会坚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理念。常常“三想”,也许就不会因一念之差而在权色的考验面前头脑发热,昏昏然;也不会在本应颐养天年的时候晚节不保走进铁窗,怅怅然。好好想想工作为什么、在岗做什么、将来留什么,我们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面前,才可能一尘不染;在考验和诱惑面前,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才能真正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