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把村庄变成都市小区——记焦作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胡桂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4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把村庄变成都市小区
  ——记焦作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胡桂生
  郭连怀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小庄村的172户村民,在今年新年之前相继搬进了新落成的6幢6层高的新式住宅楼。按照村里的计划,今年3月底拆除全部旧住宅房之后,这个村将在腾出的25亩宅基地上兴建一个批发市场,使全村村民集体“转业”成为经商户。然而,当村民们喜庆之际,他们怎么也不会忘记,使他们住上高楼、走上富裕路的领头人——村党支部书记胡桂生。
  胡桂生上任伊始,面对的是一无资金,二无办公用房的情况。他首先召开全村群众大会,望着一张张憔悴的面容,他怎么也无法忍住苦涩辛酸的泪水:“咱们干部群众拧成一股劲,宁可挣断筋骨,也要摘掉贫穷的帽子。”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胡桂生将一腔热血化作无穷的力量,带领党员干部从此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
  为壮大集体经济,使全村群众尽快奔上致富路,是年春节刚过,胡桂生顶着刺骨的寒风,就踏上了南去的列车到外地考察市场。在几经考察中,当了解到造纸业市场看好的情况后,他决定上马一座年产2000吨的高强度瓦楞纸厂。建厂期间,他带领党员干部顶寒风冒雨雪,战酷暑斗烈日,倾尽全力办纸厂,光设备安装费和出义务工,就为集体节省30多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拼搏,一座投资135万余元的高强度瓦楞纸厂终于投产了。纸厂的投产不仅解决了全村70余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实现年产值200万元,利税30多万元,为集体经济振兴注入了活力。为带领全村百姓尽快走出困境,胡桂生抓住机遇,利用塔南路拓宽,南端有山阳商城繁华市场的有利地势,用纸厂赚来的钱在沿路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门面房,用来发展第三产业。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1992年,集体经济刚有起色的小庄人在该村党支部书记胡桂生的倡导下,充分认识到村镇长远规划的重要性,在村支部一班人的影响下,全村没有一户群众向集体伸手要宅基地,这就为后来全村改造农房、建高层住宅楼打下了扎实基础。1997年春天,塔南路第二次拓宽,胡桂生果断调整工作思路,利用集体积累投资880万元,建起了4幢6层2.1万平方米住宅楼,使170户村民乔迁新居。在分配住宅楼时,该村领导把方便让给群众,首批居民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居。如今,该村又有2幢6层住宅楼框架已经建成。到今年年底,全村群众住房问题将彻底解决。
  小庄村变了,小庄人变了,小庄村如今已成为一个繁华的都市小区。当人们把往日抑郁沉闷的容貌换成一副温馨的笑靥时,质朴的村民对一心为大家操劳,从不考虑个人得失的胡桂生的敬意也越来越深。
  不贪不占集体一分钱好处,生活上严于律己,是胡桂生恪守的一条人生准则。胡桂生身体残疾,妻子又是个哑巴,母亲80多岁高龄,因此,村里家里都靠他整日没明没黑的操劳。去年,终因长年积劳成疾,身患胆囊炎、糖尿病的胡桂生躺倒在病床上。定和办事处的领导知道后,要求公司给他报销医疗费,而胡桂生却坚决不同意。他说:“只要村民们的医疗费一天不报,我胡桂生的医疗费就不能报。”胡桂生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讲索取,只讲奉献,是群众称赞的“老黄牛”。
  1993年以来,胡桂生为小庄村争得了诸如先进村民委员会、明星小康村、治安模范村等数十项荣誉,他本人也连年被评为市、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