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鲜为人知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5
第9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

  去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努力推进依法治省,在立法、监督和代表工作中不断深化、创新,引出一些——
  鲜为人知的故事
  杨义成
  立法中的故事
  《山西省公民献血条例》草案是省政府有关部门起草的,在鼓励献血的条款中,草案规定“无偿献血的公民临床需要用血时,五年内可享用献血量三倍的医疗用血”。主任会议审议草案时,有的同志提出,这个规定对献血者用血作了时间限制和用血量限制,既不利于鼓励公民献血的积极性,也与国家法律规定不一致。主任会议认为,国家法律对献血者的优惠体现了鼓励无偿献血和对献血者的关爱,我们应该按法律的精神办,不能照顾和维护部门利益。于是主任会议决定把草案改为“无偿献血的公民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即献血公民可以无时间限制、无数量限制免费用血。草案提请常委会通过后,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献血公民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无偿献血人数大大增加。
  在制定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时,对村民委员会选举是一次还是分几次完成,常委会审议时发生了争执。有的组成人员认为,村民集中起来不容易,选举一次完成便于操作。而多数组成人员认为,由于实行差额选举,一次完成有弊端,如主任候选人落选后,连副主任甚至委员也当不成,埋没人才,应当从爱护人才的实际出发。因此实施办法规定:“可以一次投票选举,也可以分次投票选举。分次投票选举的,主任、副主任的正式候选人未当选的,可以分别作为副主任、委员的正式候选人。”这样规定实事求是,受到村民和候选人的欢迎。
  监督中的故事
  科技执法检查时,为了了解科技资金投入是否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每个检查组配了两名财务人员。每到一地听汇报的同时,财务人员直奔财政局或有关部门的财务室,翻账本、算比例,一下子就掌握了真实情况。检查组在太原市查出万柏林等区科技投入不足见诸报端后,全省各地市闻风而动,依法补足法定的科技投资比例。检查组的同志们说,带财务人员这一招还真灵。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三晋环保行”活动把权力机关的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检查团所到之处,排污企业提心吊胆,有的企业便采取白天停产、夜间猛赶的办法,企图隐瞒污染真相。检查团针锋相对,如在临汾地区检查时,为了弄清临汾钢铁厂排污的真实情况,采取“零点行动”,深夜摸黑找到临钢的排污口,只见乌黑发臭的污水如飞瀑直下,注入河道。记者们拍摄了镜头,提取了水样。在铁的事实面前,临汾钢铁厂接受了当地环保部门的处罚,并作出治理的承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