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京城百姓看“两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5
第6版(两会专版)
专栏:

  京城百姓看“两会”
  从京味浓郁的胡同串子到高楼林立的新建小区,有百姓身影活动的地方,就有关于“两会”的议论,无不透着对“两会”、对代表和委员的希望和信任。
  老的替小的看报纸
  团结湖北口的一处阅报栏前,许多老者围着在看报。一位家住附近的老同志,正在认真地阅读有关人大代表、各省领导人的访谈录。他告诉记者,他在“两会”期间天天下午都来看报,然后回家吃晚饭。吃饭的时候,把看来的消息或文章内容讲给儿子和孙子听。老人幽默地称这为“老的替小的看报纸”。
  社会保障牵动人心
  “今年的‘两会’,您最关心什么呢?”“最关心中央的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
  一位名叫刘文清的老人正在看一位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谈经济结构调整的文章。他说:“我最关心的是国企改革,因为我儿子从工厂下岗一年多了,在社会上打点杂活挣钱不多,还得养活我们老两口。儿子干得很辛苦。我们希望国有企业早日走出困境。”
  走进“文明居民区”——朝外工体西里小区居民委员会,目光不自觉地被一些彩色宣传品所吸引,这是一些介绍老年人保健知识的画报。据居委会金景柱主任介绍,这个居民区共有2180人,60多岁以上的老人有490人,占全体居民的20%以上。老人们很关心“两会”中关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议题,期望建立起一种可靠的养老制度,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免除“后顾之忧”。老人们关心“两会”关于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话题,希望社区的服务功能能进一步得到完善。他们认为,社区服务光靠居委会组织群众用义务的方式来完成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和专项资金的投入。
  司机心系大开发
  1988年,司机王振华出差到宁夏、甘肃呆了3个多月。在宁夏西海固等地,当地困苦的生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他触动特别大。他想:要是哪一天这里能像东部一样该多好!今年“两会”关于西部大开发问题的探讨引起了他极大兴趣。他告诉记者:“中央的决策太英明了,西部开发既是局部发展问题,又是事关全局问题,是一个棋子和一个整盘棋的关系。”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要对西部开发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他说,西部经济基础太薄弱,自然环境又不理想,人才特别缺乏,要开发,困难重重,大家不要太盲目,也不要太乐观。
  不顾环境保护是一种短视
  走进京郊门头沟区的冯村,山区虽仍有寒意,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山冈。村党支部书记阎永喜,年近不惑。是他,带领村民用了5年时间,把外债高达200多万元、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冯村,建设成了人均收入8000多元、门头沟区的首富村、首都精神文明村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阎永喜虽然忙,但十分关注正在召开的“两会”。他对记者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分正确。在冯村,原先村民们脑子里只有“加快发展”,没有“环境保护”意识。不管项目对环境有害与否,认为只要能给村民带来效益就行。村委会坚持一条:经济效益当然要,环境效益更要讲,村里没有上一个对环境带来污染的项目。
  阎永喜说,“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依然有市场。不说是贫困的农村,就是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郊区,不少地方也只顾发展,不顾环境保护。其实,这是一种短视行为,虽然经济发展了,但群众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提高,到头来,真正受损失的还是自己。我们一定要按照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抓发展与抓环保并重,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好。 (本报记者 刘琼 任涛 聂传清 吴坤胜 张忠 采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