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打得赢”与“不变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6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打得赢”与“不变质”
  李沛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对军队建设提出了“打得赢”与“不变质”的两大历史性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军的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实际上,“打得赢”与“不变质”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队伍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打得赢”,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能够驾驭市场经济,打赢市场经济这一仗。然而,“打得赢”并非易事。原因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是伟大的创举,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而我国是直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当一部分干部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也比较弱。要打赢市场经济这场硬仗,我们还须付出百倍的努力。
  “不变质”,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质。在当前形势下,要求广大干部“不变质”同样并非易事。这是因为,从客观上讲,封建主义的影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入,市场经济体制不够成熟,法制不够健全,使得少数干部容易受到各种影响和侵蚀;同时,党的执政地位也容易使部分干部“因党而骄”,追求特权,脱离群众。从主观上讲,少数干部忽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思想滑坡,信念动摇,世界观蜕变,人生观扭曲,价值观失衡,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自身免疫力减退。
  能否解决好“打得赢”与“不变质”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在这个重大问题上还存在着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一是盲目乐观,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已完全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看不到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孤立片面,认为只要提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把经济搞上去就行了,至于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些问题则无关紧要;或者认为只要干部队伍不变质,至于能否搞好市场经济并不重要。三是消极悲观,认为我们的干部队伍既打不赢也会变质。以上种种,既不符合干部队伍的现实,也不符合我们党的正确主张,实质是将“打得赢”与“不变质”割裂开来,这必然有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其实,“打得赢”与“不变质”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于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前者是市场经济对干部才能的要求,后者是新形势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科学地把握新时期干部的德才标准,真正找准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办法。
  抓住“打得赢”与“不变质”的问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牛鼻子”。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干部队伍既“打得赢”又“不变质”呢?首先,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邓小平理论的武装工作,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深入人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狠抓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使广大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蔚然成风。其次,着力培养广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强化培训,不断充实干部的经济知识、金融知识、法律知识、信息网络知识等各种必备的知识,促进干部知识更新;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提高干部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第三,在用人制度上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让更多的能打敢拼、在各种形势和环境下能经受住考验的干部不断脱颖而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