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须实现三个转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6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须实现三个转变
  王启泉
  在世纪之交,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及其成效,已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增长潜力和竞争地位提升的重要因素。从实践来看,要使企业技术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
  过去,政府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从项目审批到资金管理均由政府包揽,结果往往导致创新活动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此,应做到“三到位”:一是观念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各部门都应树立服务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交流等全方位的服务。二是职能到位。如财政金融部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人事组织部门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方便,等等。三是政策到位。在科研经费筹集、技术引进和开发、吸纳人才等方面制定具体的鼓励政策,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转变运行机制
  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体系,应该有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应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第一个层次是对代表一个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少数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力争使它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内外竞争中占有一定地位。第二个层次是对一批技术水平比较高、产品有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要重点加以支持和扶植,努力使它们成为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第三个层次是对量大面广、为数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促使它们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努力跟上市场变化,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为实现上述要求,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分类指导,综合推进,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一是加快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要保持经济发展后劲,必须正确处理模仿先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的关系,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并促使其适时成为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二是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走嫁接创新之路。对地方名牌,通过更新设备、调整工艺、完善包装等手段,促进老品牌上档升级。三是狠抓技术引进,走借鉴创新之路。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作用,用优惠政策调动它们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积极性,鼓励它们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创新。四是狠抓对外协作,走联合创新之路。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联合攻关,优势集成,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转变投入方式
  目前,单纯依靠政府和银行贷款的投入,已难以满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巨大资金需求。因此,需要探索一个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银行为后盾、社会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体系,拓展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一是企业逐年投一块。要求企业建立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资基金,保证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保证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直到达到合理水平,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二是地方财政出一块。当前,地方财政应努力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科研部门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确保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企业利税的增长速度。三是股票上市筹一块。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股份制企业争取股票上市,直接从社会融资。四是争取国家支持一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一些“高、精、新”项目,组建强有力的技术攻关小组,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争取列入国家科技进步发展规划。五是对外招商引一块。灵活采取技术参股、项目吸引等多种手段和方式,扩大招商,吸引投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