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一切为了农民增收——山东省日照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6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一切为了农民增收
  ——山东省日照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纪实
  吴继安 孙正武
  去年,山东省日照市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6元,比上年增长4.9%,是什么原因带来这样的变化?
  巧念一本“山海经”
  日照市东临黄海,西部群山连绵,中部是平原和丘陵,共有耕地260多万亩,山地100多万亩。过去,由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再加上农产品卖难,农民种4亩粮食抵不上种1亩茶赚钱多,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
  对此,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资源优势和优势产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巧念“山海经”。
  他们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同时,继续抓好畜牧、林果、瓜菜的生产,突出发展茶叶、桑蚕、水产三大优势产业。茶叶,在去年10万亩的基础上,今年要新发展3万亩。水产业,水产养殖推广了虾、鱼、蟹、贝、藻综合立体养殖模式,由传统品种转向了名、优、稀、特、珍品种。桑蚕,新发展桑园2万多亩,使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蚕茧600多万公斤,蚕茧产量连续7年居山东省17个市地首位……
  去年,全市农民仅从茶、桑、果、菜中人均就增收104元。
  品牌意识在觉醒
  多年来,尽管日照市茶叶的产量一直居山东省首位,但是在1989年前,日照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1989年,日照市茶厂厂长王维胜抢先注册了日照人20多年来以集体智慧创造的茶叶品牌“雪青”。就是凭着这个品牌,使日照市茶厂的茶叶价格由每公斤十几元上涨到几百元。
  目前,“河山青”、“桂王”、“雪毫”、“碧绿”等30多个茶叶品牌先后被日照各家茶厂争相注册,许多品牌先后在国内外茶叶评比中多次获大奖。
  茶叶商标大战唤醒了日照农民沉睡了多年的品牌意识,注册商标、运用科技、提高质量、争创名牌成了农民追求的新时尚,苹果、蔬菜等许多名优品牌也相继被注册。
  产品这样畅其流
  提起五莲县于里镇的菜农,知情人都羡慕他们有福气。他们不用自己出钱,只要按照合同要求,到镇里的加工企业领取种子、肥料、农膜,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种好蔬菜,大把大把的钞票就到了手。
  拥有1.1万亩菜园的于里镇,7000多户农民从事蔬菜生产。为了解决蔬菜卖难问题,镇里成立了4家蔬菜加工企业,生产速冻、腌制、保鲜、干品4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蔬菜制品,95%以上出口日本、美国、韩国。
  东港区三庄镇的100多个流通组织的3000多名苹果销售人员活跃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找客户,拓市场。苹果没开花,销售合同就已签好。3000多流通人员年销售苹果5000多万公斤,不仅把三庄产的苹果全部卖光,还帮助周围地区的果农销售苹果3000多万公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