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营造西部保健植物王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6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西部是我国保健食品资源的最大最佳基地,但也是食品工业和保健食品工业最为薄弱之地。因此,西部大开发应——
  营造西部保健植物王国
  杜福祥
  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经济大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我认为,可以把西部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经济项目对待,以便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优势
  西部大多数地区少人烟,少耕地,少工业,是我国最少人为污染的大地域;自然也是发展野生、半野生保健食品资源的理想地区。
  西部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地形地貌、气候最为复杂的地区。从热带雨林到千年积雪的高山,从寸草不生的盐湖到一望无际的戈壁,从低于海拔的盆地到世界屋脊,可谓应有尽有。这就决定了其物种的多样性,且存在许多世界稀有物种。这无疑是营造西部保健植物王国的最有利条件之一。
  如在有“植物王国”之誉的云南省,仅高等植物即在万种以上。其中仅可食用、药用和药食兼用的野生植物即不下千种。如松茸、块菌、腊肠树、铁刀木、积雪草、鸡蛋花等等,均为药食兼用之品,有的富含钙,有的含超量维生素,有的富含铁等等,其中至少有一二百种可用来加工保健食品。
  在甘肃省,仅有一定分布面积或产量的野生药材即不下300种,还有大量药食兼用、营养价值很高的药食兼用植物。
  陕西秦岭也是我国的保健植物宝库,仅山阳一县即有此类野生植物111科1000多种。
  因此,如能合理利用西部这些用金钱买不到的优势,做好生态经济的大文章,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业绩,造福西部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
  规划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周密的整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品种规划:因地制宜,选择经济价值较高、有开发前景的品系。如,仅可用来开发食用油的乔木、灌木、草本野生植物即不下150种,可供食用开发的野果不下几百种,花类200多种,至于可作为各种保健食品开发的其它野生植物品种尤多,大多可在西部生存,但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因此规划合理需多学科专家“会诊”。
  地区规划:各地绿化栽培品种有科学的配额,在整个西部避免重复建设。
  加工和市场规划:限于西部的地理位置,把任何东西变成商品都涉及到资源的初加工、加工和终极产品的市场问题。因此就需要对国内外的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和科学预测。
  规模经营规划:没有规模的经济在现代市场的汪洋大海中不过是一片叶子。因此如何东西结合、内外结合,产供销一条龙,尽早形成联合舰队等等,是事半功倍的必备条件。
  科技
  西部大开发中的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声势很大。在这一历史性的大举措中,各地应考虑应用高新技术,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并使之形成劳动力密集型的新型产业。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品种。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理环境较优越地区和西部其它退耕还林地区,让大地变绿要比沙漠、盐碱地等地区容易得多。
  在这些地区发展高附加值植物品种可从两点着手:一是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主体植物品种,二是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中短期附属植物和寄生植物。
  应用高新技术。沙漠、高原、荒滩生长的许多名贵或有价值的保健植物如高原红景天、雪莲花、肉苁蓉、发菜等,绝大多数尚无人工栽培。研究此类物种的人工栽培,不但可保护生态和物种,也必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既不乏上述技术的科研部门,也不乏此类科技队伍,更不乏有识之士,需要的只是资金投入和组织、协调工作。
  向综合开发要效益。其关键是宏观协调和微观指导。
  沙棘是世界公认的保健植物和绿化沙漠的最佳物种。我国的蕴藏量世界第一,达2000万亩。但其加工品的总产值才1亿多元。不用说综合开发了,连其果实都未完全利用,不少损失令人痛心。其实沙棘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百克含340毫克)等营养成分,其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不可低估。
  综上所述,只要做到周密而深层次的规划,发展、利用高新技术,营造西部保健植物王国不会是天方夜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