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农民增收路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3
第6版(两会专版)
专栏:

  农民增收路何在
  本报记者 何伟 李丽辉
  有这样一组数字,摆在了河北人大代表的面前:去年河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比城镇居民同期收入低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3个百分点。数字像一块石头压在河北代表的心头,沉甸甸的。
  “农民增收是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程维高代表说,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实现小康,还牵动扩大内需、带动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所以,我们各级领导要时刻想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
  河北省计委主任韩生雨代表回顾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先后靠放宽政策、兴办乡镇企业、农产品提价实现了三次收入大幅增长。如今还靠这三方面实现增收,空间已经不多,而靠对农业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则有较大余地。
  “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尚金锁代表说。这位柏乡县粮库主任正为粮食收购仓容不够而发愁。他说:一方面,我国粮食总产量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国家每年还要大量进口粮食,为什么?结构不合理,优质粮不够,大路货过剩。
  石家庄市长张二辰代表说,当前结构调整要力求三大突破:一是农业内部结构上,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二是在种植业结构上,大做特色农业的文章;三是在品种结构上,发展优质产品、绿色产品、名牌产品。
  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怎样使农民的产品卖个好价钱,产品科技含量越高,价格也越高。邢台市长马兰翠代表说,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在“名优稀特”上做文章,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早我好,人好我转的特色经济。
  实际上,河北一些地方已经动起来了,乐亭县的农民经纪人北上哈尔滨建起大白菜基地,永清农民的增收目光瞄准了国外高效作物,栾城农民则由过去只盯着“米袋子”转向“钱袋子”,在高产粮田里种草植树……
  王韶华代表强调,调整农业结构要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尊重市场规律,不能搞强迫命令。申礼成代表认为,减轻农民负担也是农民增收重要环节,不能让农民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最后落不到农民手里。现在一些农村乱摊派、乱收费现象严重,应当严加整治。
  农民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焦灼不安到充满信心,连日的审议,使河北代表对农民增收的路数更清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