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认识“土豆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13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认识“土豆王”
  黄彩忠
  同是土豆,广州八角一斤,定西三分一斤,这在90年代初,谁能相信?甘肃定西农民康克归在广州、东莞转悠了几天,一连游说了十几个老板,谁也没把他的话当真。一气之下,康克归把自己帮人运输药材赚的7000元钱“啪”地放到了东莞一位刘老板手上:“你实地去看看,如果我骗你,这钱就归你了。”
  这一“看”,就打开了定西土豆流向广东以至全国的市场。仅两天时间,刘老板便坐飞机回广东拿了30万元现金再跑定西,用火车拉了18车皮土豆;第二年全国30个城市的老板,从定西拉走了100个火车皮的土豆。如今,康克归办公司成了“土豆王”,仅电话费支出一年就是100多万元。定西地区也成了我国闻名的土豆生产基地,已培育2180个新品种,从早、中、晚熟到食用、药用、专用,样样都有。定西地区7个县宣布整体脱贫,他们的致富工程主要就是土豆种植、加工和运销。
  定西的变化告诉我们,开发西部,前提条件还是要认识西部。诚然,西部有着令人难以相信的劣势和不利条件,但也同样存在一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有的去看一趟就会明白,有的则需要来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全中国有几个地方不产土豆?但天时地利决定了定西一带产的土豆比其他地方产量更高、质量更好,再加上东部带去的科技和市场,不出10年,它的价值就不是原有的三分、八角……由此,我们看到了西部的希望,增强了开发西部的信心。
  前不久,我也去了一趟西部,发现“认识西部”这个问题,我们外地人存在,西部本地人照样也存在。银川有一家广厦公司,6年前在贺兰山下的沙漠戈壁中投入近4亿元,开发五六万亩地种植麻黄和葡萄。那是个连草都不生长的地方,当时就有人提问:“一个企业把钱往沙子里扔,连个响声也不会有,陈川(公司负责人)是疯了还是傻了?”事实证明,陈川既不疯也不傻。去年,麻黄、葡萄都有了收获,麻黄制药厂正在建,刚盖好的葡萄酒厂酿出了甜美的干白;参加开发的农民、下岗工人等获得的劳务收入超过8000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始显现。看来,是一些人的眼力不如陈川。慧眼识珠,认识西部,还得借助望远镜和显微镜。这望远镜指的是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这显微镜则包括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理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