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软环境同样重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20
第1版(要闻)
专栏:西部纪行

  软环境同样重要
  本报记者 夏珺 孟西安
  从西安到商州,没想到只用了不足两个小时就轻松到达。出发前曾问过几个人,都说从西安到商州得四五个小时。原来,那已是“老皇历”,那时得爬山,山高路险,费时费力。如今修通了310国道,一下子把商州和西安的距离拉近了。
  秦岭南麓的商州市是商洛地区行署所在地,陕西的东南门户,距西安110公里。用商洛人的话说,这里集“三区”于一身: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也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全区7个县(市)全部是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千元左右,至今尚有近6万人没有解决温饱。
  走马商洛,最突出的印象是出门就是山,耕地少得可怜。全地区246万人口,耕地只有220万亩,人均9分地。山里的地都在山沟、河道里,用石头垒成围堤围起来。初春时节,冬小麦染绿了地皮,闲不住的老汉或婆姨们拿着小锄头蹲着铲草,有的还带上小板凳坐在那里细抠,那样子倒像是在绣花。公路两边,常有农民用树枝架起木板,上面放着一个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旁边竖一块木板用红油漆写上大字招徕过往的司机、行人:板栗、核桃、柿饼……
  走出贫困,关键要打破封闭。可直到西(安)康(安康)铁路开工前,商洛方圆2万公里境内“地无寸铁”。去年12月30日,一阵震天的巨响,拉开了西(安)合(肥)铁路东秦岭隧道开工的序幕。老区人民渴盼了40年的铁路就要梦想成真了!一声号令,工地所在地的西荆乡几天内完成了一所小学和13户农民的搬迁,出义务工加宽垫实了12公里通往工地的乡路,老百姓像当年迎接解放军一样迎接铁路施工队伍。“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就拿镇安县来说,过去一直是个封闭、贫穷的山区小县,西康铁路开工刚两年多,县城就有了大酒店,有了商洛地区唯一的保龄球馆,流动人口上万,出租车猛增到160多辆,超过商洛其他6市县的总和!那么,待西康、西合这两条沟通西北与西南、华南、华东地区的铁路大动脉建成通车后,将使商洛5个县城、58个乡镇通上铁路,商洛经济发展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对淳朴憨厚的乡亲来说,真有着无限的、神秘的想象空间。山阳县一位老农动情地说:“托共产党的福,我这一辈子赶上了四件大喜事:一喜翻了身,二喜分了地,三喜‘大包干’,四喜赶上了西部大开发。”
  再次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行署专员刘维隆的一席话。他说,迎接西部大开发,公路、铁路等硬环境的建设固然重要,但软环境的建设同样不可忽视。改善“软”环境,首先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克服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代之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只有以开放促开发,才能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接上轨,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商洛地理上虽然封闭,但地委、行署的思想并不封闭,改革的步伐并不落后。在扶贫攻坚中,通过200个扶贫经济合作社将小额贷款发放给14万农户,覆盖全区60万人口。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已将75%的荒山封山育林85.9万亩,打响了山川秀美工程的攻坚战。在国企改革中,“不求所有,但求所得”的思路,使不少国有小企业起死回生。原地区冶炼厂,是个计划经济的产物,建厂10年处于全额负债经营,产品不愁销却长期亏损。虽然多次调整领导班子仍无一点起色,到1998年已累计亏损4400多万元。去年初,地委、行署对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由陕西省信托投资公司等7家企业出资组成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兼并了冶炼厂。新组建的炼锌厂当年搞技改,上规模,当年盈利300万元,步入了良性循环。
  商洛地区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同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区出现了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的好势头,去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GDP已占全区的35%以上,成为商洛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