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躲着种荸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20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躲着种荸荠
  本报记者 高云才
  王向规 贵州省安顺地区行署专员
  一见面,王向规就对我说,他是从农民躲着种荸荠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
  去年上半年,王向规到安顺农村搞调查,了解到不少乡镇的农民躲着村干部,偷偷种荸荠。问农民为什么要躲?农民说,乡镇干部下达计划,催收催种粮食,可市场上种荸荠的收入要比种粮食的收入高出一倍。
  安顺农民躲着种荸荠,给人的思考是深刻的。这就是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因为农民始终是市场的主体。
  农村经济的现状充分说明,农村经济结构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程度了。过去,农村经济结构主要是解决农产品需求“量”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饥不择食。现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为了解决农产品需求“质”的问题。农民文化不高,可能不知道什么质呀量呀,但是,农民切身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
  过去好的早籼稻能卖到2.4元/公斤,现在是1.6元/公斤,每公斤减少4—8角钱,减价幅度达到近1/3。农民也看到,虽然通过科技手段,粮食单产从500公斤增到550公斤,但是过去的500公斤能卖1200元,而现在的550公斤只能卖900元。
  无论是农民,还是我们这些当干部的,都的的确确感受到,市场需要农业向社会提供无公害、健康、好看、好闻、好吃的农产品。这就是结构调整的方向。
  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尊重什么?就是要尊重农民对市场的判断和根据市场变化作出的生产选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