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器官移植创佳绩——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2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家名院巡礼

  器官移植创佳绩
  ——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本报记者 丁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刚刚走过50年创业历程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高新尖的医疗技术,给众多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走进院长、移植专家郑树森教授工作的肝胆胰外科病房,你会看到加床把走廊挤得满满的,那些等待手术的病人热切期盼的目光中透露着对该院医疗技术的高度信任。90年代初,郑教授完成在香港的学习后,谢绝了导师的热情挽留,放弃了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回到了浙一医院,在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开展了肝脏移植、胰腺移植等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在1993年初成功地开展了浙江省首例肝脏移植之后,又开展了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肝肾一期联合移植等高难度的大器官移植工作,从而使浙一医院跃入了全国大器官移植的先进行列。迄今为止,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的病人仍保持亚洲健康存活最长的纪录,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在全国较早开展异体肾移植单位之一,该院近年来在肾移植的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突破。全国优秀医生、肾移植血液净化中心主任陈江华副教授是一位在事业上有着执着追求的肾脏病专家,他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肾移植的分子配型、抗排异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使移植肾的存活率和病人存活率都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近三年来,年肾移植例数跃居全国前三位,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肾脏移植基地之一。
  人们也许还清晰地记得1998年年底众多媒体所报道的国际著名的血液免疫学专家、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主任李政道博士几经周转,千里送骨髓到杭州的感人报道。李博士对以该院血液科黄河博士为首的骨髓移植小组的评价是:人才济济,团结合作,具有相当高的职业水准,很具活力和潜力。血液病科在早些时候已成功地开展了异基因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成为常规治疗项目。去年,在与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后,又成功地完成了6例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所有的病人都获得了良好的康复。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而病死率高达85%以上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更是成为重点的攻关难题。卫生部病毒性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该院传染病专家李兰娟主任医师和她的同事们,在这一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十年磨剑,喜获成果: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使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分别下降到20.6%和51.2%。这一临床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同期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