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再造秀美山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3-30
第12版(民族大家庭·视点)
专栏:

  再造秀美山川
  王成祖 王义堂
  编者按:本期“视点”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透视了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成就和经验,提出了加快西部开发特别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思路。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西部开发与治理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治理生态环境,既是大开发的繁重任务,也是要实现的宏伟目标之一。开发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恰恰是要在西部再造秀美的山川。
  人类最早从森林里走出来,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曾无情地向森林索取,也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可是,当人类尚未从胜利的梦乡清醒过来,森林被毁形成的风沙旱涝各种灾害,就向人类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人类清醒了——不仅是为了进步,首先是为了生存,人类必须再造森林。让人类生活在林间,让树林生活在人间。在千年更替之际,人民共和国的决策者们,从我们国家下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而退田还林,再造秀美山川,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既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条件,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历史告诫我们:如果不善于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即使我们曾经拥有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即使我们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曾取得胜利,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将不再是生活的乐趣和发展的希望,而只能是生存的艰难
  西部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
  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文化繁荣。但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西部地区森林植被遭到长期的连续的破坏,许多富饶的地方成为不毛之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牧场被茫茫沙漠所代替,群众失去了生产、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西部社会逐渐落后了,以至一些地方让人望而生畏。西部的历史变迁说明: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和显著改善,经济建设重点逐步向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就难以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应该看到,西部的生态环境仍十分严峻。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约占80%。全国15到25度的坡耕地面积1.9亿亩,25度以上的9100万亩,其中西部地区占70%以上。全国土地沙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大都在西部地区,影响着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内蒙古哲里木盟每年播种1200万亩农作物,其中有400万亩由于大风刮走表土、粪肥、种子,需要重播第二遍、第三遍。乌达至吉兰泰的铁路,1977年因流沙阻塞造成脱轨或被迫停车797次。风沙危害严重的广大农村,人缺粮,畜缺草,地缺肥,灶缺柴。
  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仅是给西部带来苦果,东部也同时受害。“风沙紧逼北京”,曾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而由于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毁林毁草开荒,林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进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导致江河湖库不断淤积抬高,不仅使南方地区水患加剧,湖库险情频繁,而且使北方地区旱情加重,黄河断流一年甚于一年,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危害。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一天得不到改善,水旱灾害的威胁就一天不会消除,两大流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就永无宁日。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史所罕见的特大洪水,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疯狂报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军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现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再造森林,重建西部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同样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是造福西部地区也是造福整个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
  现实告诉我们:等待没有出路,奋起抗争才有希望,生态性灾难必须用改善生态的行动来解决。“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深刻启示
  改变西部落后面貌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始终关注着西部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基本成熟之时,从西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落实这一战略部署,朱镕基总理亲自到陕西、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进行考察,针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在西部发展史上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想到保护和改善了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地区大部分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这一工程的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了一定的生态条件,也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北”工程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拉开建设序幕的。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了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市、区),土地总面积406.9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经超额完成了防护林体系一期、二期建设任务,正在抓紧进行第三期工程建设。到1998年底,已累计造林2000多万公顷,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5.05%提高到10%,有力地推动了“三北”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绿化工程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现已完成人工造林2880万亩,项目建设区的50个县(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6%以上,1000多万亩农田和300多万亩牧场实现了林网化,为农牧业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8亿亩。官厅水库年入库泥沙量已由过去的899万吨减少到235万吨。更令人振奋的是京津两市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变。据有关部门调查,北京冬季风速比10多年前降低了40%,扬沙日减少了34%,市区降尘量由80年代初期的日均每平方公里34.1吨降到18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下降了22.3%,“风沙紧逼北京城”的状况得到缓解。天津市近年来扬沙、浮尘、大风日数也分别由过去的年平均21.7天、12.5天、38.6天减少为2天、1.8天和1.3天。
  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共营造防风固沙林700多万公顷,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扩展的速度由80年代的每年2100万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进入了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新阶段。
  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山地等重点水土流失区,实行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按山系、按流域综合治理,共营造以水土保持为主体的防护林1200多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使黄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和治理。
  在广大农区,共营造农田防护林240万公顷,有2000多万公顷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占“三北”地区农田总面积的65%。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以及西北灌溉农业区已建成跨地区、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促进了粮食的稳定增产。近10年来,东北区、甘肃、新疆、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的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增长幅度在全国九大农区中均居前三位。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活立木蓄积量达10.4亿立方米,年产木材655.6万立方米,实现了民用材自给有余。特别是已建成了125万公顷薪炭林,解决了600万户农民的燃料问题。营造的牧防林,保护和恢复了大面积草场,牧草产量增加了20%以上。“三北”地区的牲畜存栏数和畜牧业产值成倍增长。
  “三北”地区已发展经济林400万公顷,建设了一批名、特、优、新果品基地,年产干鲜水果1228万吨,比10年前提高了10倍,总产值达20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近年来,先后有50多个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来我国考察这一宏伟工程,并给予很高的评价。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三北防护林建设区“全球五百佳”奖章,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曾亲笔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词——“绿色长城”,李鹏同志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长达4480公里,已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以榜样、信心和力量。
  未来启示我们:有一个在正确发展思路指导下绘制的宏伟蓝图,有一套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的运行机制,我们一定能够加快西部发展,再造秀美山川
  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深得人心,正在变为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央有关部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须遵循的规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经验,制定了一整套退田还林的新制度、新办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确保退田还林能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这主要表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了对退田还林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了退耕田的使用制度,赋予造林者50年至100年的林地使用权;进一步加大了对退田还林的投资信贷扶持;切实减轻了退田还林户的税费负担。
  更鼓舞人心的是,指导退田还林的有关部门,正在确立一系列新的观念:
  新的发展观。要把山川秀美和经济繁荣作为发展的两大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既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生产粮食,也不能不问条件一律退林。退田还林既要为实现山川秀美作贡献,也要为经济繁荣打基础。
  新的资源观。要把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利用,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
  新的全局观。要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服从退田还林、兴林致富的大局,作到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双到位。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引导农民还市场需要的经济林、用材林,充分利用林地,发展林下产业,获取经济效益。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鼓励农民退田还林,绿化国土,在向社会提供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足额的经济补偿。
  新的群众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在退田还林上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社会各界在为国家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把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用利益原则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新的还林观。坚持效率第一的原则,在退田与还林的衔接方式上灵活多样,可以先退田后还林,也可以先还林后退田;在还林的结构上要体现生态原则,宜林则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在还林的目标上,要以最低的代价还上公益林,要以追求尽可能高的效益为目标还商品林;在还林主体上,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还林户既可以是退田户自身,也可以是其他投资主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