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内降成本 外拓市场 金川公司扭亏为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09
第1版(要闻)
专栏:

  内降成本 外拓市场
  金川公司扭亏为盈
  本报兰州1月8日电 记者裴智勇报道:今年年初,连续两年陷入困境的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传来喜讯:1999年镍铜产品全面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计划指标,共产镍41000吨,达历史最高水平,产铜18440吨,分别比1998年增加13.9%、19.25%。市场上镍产品供不应求,公司扭亏为盈,利税总额达2.6亿元。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金川公司成立40年来,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64.41亿元,是共和国最大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近年来,由于市场疲软,镍价低迷,产品积压,资金紧张,公司效益下滑。同时,金川二期扩建工程使公司背负巨额利息债务。1997年、1998年,该公司出现亏损,陷入困境。
  穷则思变。金川公司以降低成本为中心,开始了企业管理的全方位改革。
  他们从剥离辅助、精干主体的思路出发,相继撤消了井巷公司、特钢厂,把建安公司、汽运公司等4家单位推向市场,成为自负盈亏的实体。在集中管理、统收统支的基础上实行资金归口分级管理,撤消二级企业外部银行账号,建立统一的资金平衡运作体系,有效地杜绝了资金流失。1999年,公司重新制定经济责任制,设立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和降低费用的专项奖。通过实行模拟市场核算,降低生产消耗,推进技术进步,1999年总成本费用比上年降低5%。
  金川公司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动态,采取灵活营销策略,顺利地度过了1999年上半年镍价低迷的难关。镍的产销率达到105%,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
  1999年底,金川公司又签订了债转股初步协议,开始摆脱沉重的债务包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