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三个农村“宣传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4-04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在河北省正定县广大农村,活跃着一批各具特色的“宣传员”。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知识,为民解疑释惑,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深受群众爱戴。下边介绍的是其中的三位。
  三个农村“宣传员”
  陈国琦 王静
  杨国利和他的电影院
  正定县北孙村杨国利家小院里有个150多平方米、200多个座位的电影院。附近的乡亲们常来这里看电影。
  这个小电影院是1997年建起来的。谈起建电影院的初衷,杨国利说:“村里没有娱乐场所,有人一闲下来就打麻将。我就决定办个电影院,从电影公司租来科教片、精品片,这样乡亲们花很少钱就能经常看到好片子。”
  杨国利的小影院成了乡亲们娱乐的好去处、致富的好帮手。曲阳桥几位金针菇种植户特意找上门来,让杨国利为他们放了一个金针菇种植技术科教片专场。今年1月,南村镇治安人员搞法制教育,也邀请杨国利带着《少年犯》等片子去放映。
  杨国利不仅在自己家里放电影,还经常带着片子走村串乡。县里有所学校,学校风气不好。去年春天,杨国利找到该校校长,为学生免费放映了《背着爸爸上学》等影片,孩子们边看边流泪。杨国利现场解说道:“人家孩子这么困难还坚持上学,咱们现在的生活、学习条件比人家好上百倍,更应该好好学习。”从此以后,杨国利每半个月就到这所学校放一回电影。
  任喜福和他的“普法喇叭”
  正定县南五女村的村民们一遇到什么纠纷就说,去找老任,听听他的广播,看法律上怎么说。
  早在1986年,任喜福因为心脏病从石家庄化工厂病退回村。拖着有病的身体,他常想,我能不能再为乡亲们干点啥呢?回乡几个月他看到村里有的年轻人因为违法乱纪身陷囹圄,有的夫妻闹离婚争得你死我活,有的邻里因为盖房打得头破血流。“办个广播站,广播法律,让大伙明理懂法,少生是非”。老任下了决心。
  办个家庭广播站可需要钱呀!老任每月的工资才200多元,当小学教师的老伴收入也很微薄,两个儿子等着娶媳妇,家里房子漏雨,院墙张着嘴儿,可任喜福根本没把这些当回事儿。他凭着多年摆弄广播器材的“手艺”,花十几元钱买了个旧扩音机,20元买了两个破高音喇叭……就这样,1986年隆冬,小小法制广播站在老任的斗室里开播了。
  老任风雨十几载,小小广播站在农民心里扎了根。有一年大年初一,村里两家为盖房闹起了纠纷。老任冒着大雪在这家讲法、念法,到那家读法、说法。直到深夜,两家终于握手言和。十多年来,像这样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少说也有500多件。老任代写的法律文书就更难以计数了。
  郑建民和他的墙头报
  在正定县七吉村我们看到了老郑的墙头报:大小四块水泥抹成的黑板上贴着老郑自编的“报纸”,专刊、文化阵地、信息、旬刊一应俱全。
  1983年郑建民从县土产公司离休回家后看到农村宣传媒介较少,村民在农闲时无事可做。经过反复考虑,老郑终于在1985年除夕编排张贴出了第一期《迎春颂》,它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深受群众喜爱。随着形势的变化,老郑又不断充实墙头报的内容,栏目也越办越多。1987年秋《政策窗口》与乡亲们见面后,乡亲们能从这里及时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了。
  16年来,老郑的墙头报办了1000期,共计50余万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