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跃动的生命线——山东小鸭集团党委书记李淑敏思想政治工作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10
第1版(要闻)
专栏:

  跃动的生命线
  ——山东小鸭集团党委书记李淑敏思想政治工作纪事
  本报记者 傅旭
  事情也巧。
  采访李淑敏的前几天,在北京偶然看到了一个暗访洗衣机售后服务的电视节目:“小鸭”维修人员应电话之约很快赶到用户家,进门前,先在鞋上套上塑料套,问明情况,动手干起来,工夫不大,毛病修好了。维修人员抽空还向用户介绍使用常识,自始至终谦恭有礼。
  看后,着实敬佩,但转而又生疑虑:是不是正碰上“质量服务月”?
  元旦前,来到济南,在小鸭集团采访了几天,听职工们讲“书记大姐”(他们这样称呼李淑敏)的故事,讲作为“小鸭”人的自豪,讲对明天的憧憬……记者释然了:“小鸭”人不是在“做戏”,他们是向用户、向社会奉献着真诚和爱,因为他们昨天和今天已经并且还在接受着他们的小鸭集团“书记大姐”的真诚和爱。
  震动思考行动
  10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李淑敏至今难忘。
  那天,济南市委书记来到济南洗衣机厂,在全厂职工大会上作报告。讲的是他带着专家学者咨询、调查、论证,寻求拯救洗衣机厂于困境中的办法。
  然而,对于这个关系到洗衣机厂前途的会议和报告,似乎没有多少人把它当回事,报告人的激情与听众的冷漠形成强烈的反差。会场里一片嘈杂,像庙会。有人竟将脚抬放到前排椅子背上,坦然面对电视摄像机的镜头……
  “那会儿,我是又痛又恨,心痛这个厂子,恨铁不成钢呀。眼前的事告诉我们,工作做不到家,人像没了魂似的,企业没有希望。”
  做好人的工作,要让大家像过自己家的日子一样干企业。李淑敏下了决心。也就是从那时起,“咱家里”在她那儿成了洗衣机厂的代名词。
  从哪里入手?党委分析了职工队伍的状况,确定了当务之急:鼓劲,扶正气。
  有段时间了,职工的荣誉感淡漠了,什么先进不先进?大家都差不多嘛。评先进时,你推我让。评上的稀里糊涂,没评上的若无其事。然而,不知从哪一天开始,职工们觉得厂里变了。谁干得好,第二天油印的小报就有他或她的事迹,大、小会表扬。慢慢地,一个评比表彰制度确立起来,“三八”表彰先进女职工,“五一”表彰劳动积极分子,还有“五四”、“七一”、“十一”……
  喷粉车间的王萍忘不了那个星期天———
  “我正在家看电视,突然外面锣鼓喧天,跑出去一看,一辆彩车停在我家门前,李书记带人给我这个厂级劳模送喜报来了。她给我戴上大红花,满面笑容地祝贺我,还奖给我一辆自行车。当时,我很激动,周围好多人,有人羡慕地说,真是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这些年来,“小鸭”人都知道董事长王世敦有“三个舍得”:表彰奖励舍得投入;职工培训舍得花钱;关心职工生活舍得付出。“没有这些,思想政治工作难免空对空。”李淑敏说。现在,“小鸭”人将荣誉看得无比珍贵,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已经形成。
  靠着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济南洗衣机厂度过了10年前那场困境,到1994年组建集团,“小鸭”已经呱呱叫。
  真情与爱
  从1984年至今,先后有2000多名大中专生来到“小鸭”,集团尽力给他们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李淑敏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在“小鸭”采访,青年职工讲了很多故事———
  “李书记协调很多部门,在青年公寓建起了图书馆,配备了彩电和厨房设备。”
  “我们中间很多人是外地的,李书记特意联系了电信局,在各个公寓的楼道里安上电话。”
  “我是搞技术的,社会交往较少,个性又比较内向,一直没找到对象。党委开展‘送温暖,当红娘’活动后,不出两个月,我就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对象。”
  “那年,我和我对象打算在济南办喜事。李书记知道后就忙着给我们张罗。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她忙到12点,谁在大门上贴喜字、谁放鞭炮一一交待好。婚礼既隆重又热烈,虽然父母没在身边,但我们深深感受到父母般的爱和家的温暖。事后我们才知道,那天,李书记一直发着高烧。”
  “李书记说,不爱家的人,也不会爱企业。她让我们这些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从第一个月的工资中拿出50元,寄给父母,她还亲自检查我们汇款的收据呢。”
  又是一年中秋团圆日。“今年在家过吗?”临上班前,李淑敏的丈夫宋兴立抱着一丝希望问了一句。“你和孩子在家吧,我还得去天津和北京看看孩子们去。”李淑敏略带内疚地说。
  对这个回答,老宋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她已连续9年在外面过中秋了。
  车到天津,职工还没回来,她放下带来的好酒和月饼,也留下集团领导的问候,冒着浓浓的大雾又向北京赶去。晚上10点多钟,车子刚在北京双榆树小区楼前停下,只听“哇———”的一片欢呼声从楼里传出,北京办事处的人员跑出来迎接他们的书记,一声声“大姐”叫个不停。进屋一看,桌上饭菜摆得好好的,月饼个个圆圆的,素来刚强的李淑敏忍不住流下热泪。
  “先不忙坐,你们给家里打电话了吗?还没打?快打,一个一个打。”李淑敏下着“命令”。“妈,我挺好,我们书记和我们一块过节呢……”浓浓的情意,浓浓的酒,举起杯,送上一声问候,送上一声祝福。凌晨2点多,她又出发了……
  要过年了,游子的匆匆脚步迈向家门。春节前的济南机场、火车站,敲锣打鼓,手捧鲜花的“小鸭”人格外引人注目。高举着的横幅上写道:欢迎小鸭一线将士归来。当常年在外的销售人员走出机场、火车站,面对鲜花和一张张熟悉和不熟悉的笑脸时,当他们的手与李淑敏等集团领导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时,他们的眼睛湿润了,在外面的酸甜苦辣乃至委屈一时间烟消云散。
  1996年1月16日,时任“小鸭”南京营销管理中心经理的刘兴龙在去镇江洽谈业务途中,因下雨路滑出了车祸,右臂粉碎性骨折。在他伤后不到20个小时,李淑敏已坐在了他的床前,为他送上鲜花和水果,对他说:“你是为小鸭受的伤,小鸭要为你记一功。”
  “她就是能出花”
  不墨守成规,思想新,也喜欢创新,这是李淑敏做思想工作的又一个特点。“她就是能出花”,青年公寓的支部书记张苏济如此评说。
  新职工入厂后,要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军训。结业前,厂里还要组织他们爬泰山,激励青年人勇于攀登、奋发向上的精神。这几年,每次都是李淑敏带队。
  采访中,听到一个“500大学生进考场”的故事。事情发生在1997年3月。在那之前,李淑敏了解到,有的科技人员的知识陈旧,一些新来的大学生又有浮躁情绪,觉得自己是“时代骄子”,静不下心来学习。李淑敏没有直接批评这种现象,而是发起了一场颇具声势的科技“比武”活动。专家命题,闭卷考试,专人监考。事实最有说服力,不少人由此对自己有了更切实的估价,一个广泛的学习热潮从而兴起,一批科技专家也由此脱颖而出。
  在“小鸭”,联欢会、演讲会、庆功会、表彰会多,文艺演出自然少不了。节目的艺术水准可能不太高,但职工爱看,看得动心。
  方言快板剧《六大嫂夸小鸭》,夸的是自己的产品;《三唱咱们的小鸭厂》,唱的是企业的新气象;对唱《咱们的理财人》,道的是财务处职工的责任感。《超值服务———你我他》、群口快板《质量认证在小鸭》、数来宝《集团前景美似锦》……李淑敏的指导思想很明确:通过演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集团领导班子11个成员的合唱是每次演出的“保留节目”。这么多年了,他们唱过的歌真不少,《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干部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每次都赢得满堂彩。当然,每逢这种热闹时候,职工们总要邀他们的书记单独再表演一段,李淑敏也爽爽快快。
  驻外的营销人员回来了,她先听汇报,后当“导演”:你们演演自己工作中的事吧。《一双拖鞋的故事》、《消费者个个是考官》、《维修人员、警察与小偷》等一批节目就是这样出台的。
  台上演得动情,台下看得流泪。生产车间的职工说,跑营销的在外边可真不容易,我们要多出质量过硬的产品,为他们分忧。几天后,一条横幅出现在车间墙上:“小鸭的健康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工作!”
  去年,“小鸭”集团以独具特色的超值服务获得国家管理工程奖,凝结全厂党政干部心血的《党的建设若干制度汇编》获厂科技成果奖。
  “共产党员向我看齐”
  李淑敏激励“小鸭”的党员们以身作则,自己更响亮地号召“共产党员向我看齐!”
  曾有人专就这句话问过她:“你说出来是否需要很大的勇气?”李淑敏回答:“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委书记就应该作表率。我常想,我工作上争一流,其他方面也争一流,我为什么不能说向我看齐……这既在群众中树立了党员形象,又是对我人生追求的鞭策。”
  李淑敏对自己有约法三章,说到做到。和她打过交道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家门好进送礼难,求助容易说情难。作为万余名职工的企业党委书记,时至今日,办公室不铺地毯,不装空调,每月只拿国家规定的工资和企业效益奖金。
  集团党委有“五必谈”、“六必访”的规定,她身体力行。
  “前些年,洗衣机厂效益不好,留不住人,不少大学生要走,李书记一个一个谈。‘再等两年吧,到时候如果还不行,我放你走……’不容易呀,就是石头人也会流泪啊。”
  “那年腊月,丈夫病了,得的是癌症,我知道书记忙,没给她说。她听说后马上来安慰我,还帮助联系医院,找专家会诊,多次到医院看望。4月22日,他去世了,当晚李大姐来到俺家对我说,‘你一定要坚强,有什么困难党组织会帮助你。’她帮助俺料理后事,后来还帮孩子上学选志愿联系学校、安排工作。孩子对着爸爸的遗像说:‘爸,你放心吧,我们没有了你,但我们有一个好阿姨。’”
  “一进这个家门,她就支持不住了,躺在这个床上再也动不了了”,憨厚的老宋最了解妻子,也最理解妻子,“病得厉害时,她的腿走路都吃力,为了不让别人惦记,她让司机在上班之前先把她送到厂子,大家上班了,看到的她还是乐呵呵的”。
  1992年春天,她胳膊疼得连梳头都够不着了,一个人偷偷跑到医院检查,大夫看过X光片后,紧皱着眉头说:“把病人抬进来吧。”当他得知站在面前的就是病人时,惊讶不已,让她马上住院。但李淑敏只做了一些简单的治疗,又回到了“咱家里”。
  1997年3月20日,她昏倒了,抢救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医生警告说,一旦再躺下就起不来了,但她依然故我。“人就像一支蜡烛,有的燃烧快些,有的慢些。我追求的是光和热,而不是燃烧时间的长短。”
  采访快结束时,又听到一个故事:一个家在农村的女工因孩子患心脏病做手术,向车间主任请假。车间主任问了问情况,了解到住院押金还未交够。当天,车间工人就捐款2000多元。接过捐款,女工流下了热泪。
  问李淑敏知不知道这件事,她摇摇头说,这样的事在“小鸭”多了。不难明白:有这样的“书记大姐”,自然就有这样的“小鸭”人。
  李淑敏:女,1947年生。1987年任中国济南洗衣机厂党委书记。曾获济南市优秀党委书记、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最佳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