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太行组织劳力互助变工 统一领导参战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2-20
第2版()
专栏:

  太行组织劳力互助变工
统一领导参战生产
【本报讯】新华社特派记者朱穆之报导:太行区人民以高度的组织起来,克服了参战与生产间的矛盾。现在各地已普遍的实行了参战生产的统一领导。变工委员会、参战委员会、指挥部或即依托合作社互助队统一支配着全村的劳畜力。一般的把所有劳畜力分成几个队,轮流参战,轮流生产。如黎城仁庄村依原有三个互助大队,分为三个支差大队,每队又分出一部分劳畜力在村经营作坊等,以便随时应差。涉县王金庄则分为三线,第一线在村附近生产;第二线不远离村;第三线可远出。每线有专门交通联系,第一线不足应付差务时,即找第二线,再不足找第三线,这样克服了全村候差或临时手忙脚乱的弊病。各地也都实行了前后方大变工,前方参战者保证完成参战任务,后方生产者保证不荒芜一块用地,参战与生产所耗费的工数最后统一算账。在农忙时,首先为第一批轮到参战者赶完一切农务,使参战者可以安心参战。在参战中一切空隙皆被利用进行生产。如涉县三百付担架中,在参战中抽空运输赚了三十余万。和顺灰调曲村在二十天运粮中,利用往返空隙捎带运输,赚了二十一万余元。和顺各兵站则成立磨坊,组织在兵站候差的劳畜力进行生产。妇女、儿童、老年人总动员则为补足劳力缺乏的主要方法。据黎城、涉县、武安等三县统计,去年组织儿童、妇女、老年参加生产者达全半劳力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七。黎城等县更实行了村与村的大变工,本村劳力不足,由邻近劳力富裕的村庄襄助,以后再还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