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阅读
  • 0回复

换个思路如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4-08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漫笔

  换个思路如何
  范伟国
  新闻的职业,决定了我们总是四处奔波。每到了一地,热情的主人总会捧出一本厚厚的装潢考究的画册来,借此介绍一番当地概貌、企业、人物和风光。于是,常常有这种画册到手。
  这一本一本看似十分精美的画册,老实说,往往是我清理行装时放弃的第一对象。为什么?一是重,每本差不多都有一二公斤,箱子倒装得下,但拎起来吃不消;二是平,内容多是当地领导的标准像和八股式的介绍文章。这些文章,无非一地理环境,二历史沿革,三建设成就,四生产总量、名牌产品等等。除非有收藏的爱好,一般的记者诸君,我猜想也大都是扔了吧,外商就更不用说了。
  据我自己的体会,每到一地买一张地图看看倒蛮好。采访的时候有了方位感,对写文章也有帮助;回来过段时间再凭图神游,看看自己到过了这块地方的哪里哪里,也是一种消遣。但总觉得平板了一点。
  前不久,到浙江的鄞县采访,拿到该地的宣传品一看,不但没了以前遭遇鸡肋的遗憾,反而深有感悟。这是一本仿古印制的印谱,朴实无华的蓝色封面显出它与众不同的格调。书的内容更是别具一格,将当地最有特色的风景名胜的名称或吟咏风景名胜的诗文辑集之后,请当地出身的在国内有知名度的一批篆刻高手分别刻制成各种印章,尔后印制成册。集当地的山水灵气和人文精华而成,这样的宣传品才真正有了隽永的品味,才给人们留下了不舍的印象,才产生了让人带走再品味的效果。
  宣传画册的改良,是一件小事。其实,打破程式化的思维方法,很多事能事半功倍。还是就接待来说,能不能省掉千篇一律的公式化的介绍,而变成座谈式和讨论式的交流;能不能省掉整桌的酒席和过量的酒水,来一点当地农家的菜蔬和茶水。这样,主客双方也许会更亲切、更随意一点,对工作也一定更有推动。记得有位海外富商回到家乡,独点了一碟臭冬瓜,因为此物最慰乡思;有朋自远方来,往往是大排档中的小吃最对胃口,就好在一个随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