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21世纪中国水利面临十大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10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经守望

  21世纪中国水利面临十大挑战
  张岳
  中国水利在跨入新世纪后,将面临十大挑战。
  (一)人口的增长——面临峰值,人均水资源量降到低谷。未来30年,全国人口每年平均净增以1000万人计,总人口就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750立方米。因此,未来5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
  (二)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用水增加,相应废污水排放量急剧增长。中国尚未进入工业化成熟的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仍有一个较长的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中国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和废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的三重压力。
  (三)水的需求增长——供需矛盾尖锐,开发利用更为艰难。中国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大约为10000—11000亿立方米,但是到21世纪中叶,总人口达到16—17亿时,总供水量就可能达到8672—9214亿立方米,与可利用水量的有限值就很接近了。因此,中国未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四)粮食需求的增长——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进入90年代,长江以南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的比重已下降到52%左右;长江以北地区粮食生产总量的比重上升到48%左右。如果未来年粮食生产总量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未来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五)水利工程的老化失修——进入百年老化期,巩固改造十分艰巨。我国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目前面临着两大威胁:一是现有水利基础设施面临着萎缩衰老的“危机”,二是工程保安、维修、更新、配套任务大。因为中国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到21世纪中叶将进入百年期,巩固改造任务愈加繁重。
  (六)北方水资源的短缺——黄河及其以北地区河道断流情况在加剧。如果未来50年,黄河流域干旱频率增高,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量增加,不但会加重水资源短缺和治黄的难度,而且将使21世纪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更加严重。
  (七)科技和管理水平低——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任务艰巨。目前我国水利科技贡献率只有32%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八)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水市场经济体制步履维艰。中国水利一直是一项公益性为主体的事业,水利在市场化经济运行中至少有两项受到国家政策性的约束。一是水价,农业用水总量尚占70%,到21世纪中叶至少仍占50%左右。二是劳动力,水利的兴修和抢险要依靠亿万农民。因此,水利经济市场化程度应该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的有条件的市场经济。
  (九)管理体制的分割——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一龙治水,多龙管水,或多龙治水,多龙管水,这种管理体制既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和统一管理,又束缚了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十)全球气候的变化——可能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据专家们分析,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未来30—50年内,年气温将持续升高,目前很可能进入一个新的百年尺度的干旱期。因此,可以预见未来50年内,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