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祖国的骄子——曹雪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4-24
第1版(要闻)
专栏:

  祖国的骄子——曹雪涛
  新华社记者 曹国强 张东波 本报记者 贾昭全
  编者按: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推荐一位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先进青年典型——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曹雪涛。
  曹雪涛的先进事迹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理想信念与人才成长的辩证意义,深刻地揭示了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曹雪涛立足国内、立足本职、奋发进取,为中华民族争气、为伟大祖国争光的远大志向,敢攀高峰、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体现了一个青年科技人才为实现科技强国的强烈使命感和拼搏精神,较好地回答了青年知识分子“为谁成才”、“如何成才”等问题,为我们加强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材。
  他26岁硕士毕业时因论文水平高,答辩委员会专家一致建议提前授予他博士学位;28岁他再度被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5岁他作为国际免疫学术会议执行主席,主持高水平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他把理想和追求根植于祖国沃土,为振兴祖国的医学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祖国和人民的一次次褒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首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上海十大科技精英、全国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4月23日,他作为全军刻苦钻研科技知识青年标兵,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主席的亲切接见。
  他叫曹雪涛。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今年才36岁。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中国——他实现了几代中国免疫学人的梦想,也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同样能走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
  1999年10月23日,来自美、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余名免疫学专家云集上海。由曹雪涛领导的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承办的国际免疫学会议在这里举行。这是由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免疫学术会议。时年35岁的曹雪涛以大会执行主席的身份走上主席台,主持这次为期4天的学术会议。与会的国内外学者无不向他投来钦佩和信任的目光。在场的国内学者以及来自海外的华裔学者更是激情难抑。把世界科技的讲坛“搬”进中国,是几代中国免疫学人的梦想啊!他们为祖国感到骄傲,为中国有曹雪涛这样杰出的年轻学者感到自豪!
  1992年8月,第八届国际免疫学术大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年仅28岁的曹雪涛以他独创性的报告——“重组单核因子对白介素2疗法治癌效果的增强效应”,赢得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报告结束,全场报以长时间的掌声。出席会议的匈牙利总统根茨和国际免疫学会联盟主席米兹尔斯教授兴奋地走上前去,紧紧握住了曹雪涛的手。然而,他们似乎只记住了这位年轻学者的精彩报告和稚气未脱的面容,却忽略了他的姓名和国度。根茨与曹雪涛握手时,突然问到:“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国家的?”
  当把自己的成果与祖国联系在一起时,曹雪涛心情激动。他默默发誓:在免疫学领域,我一定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中国!
  几年后,当曹雪涛决计把世界免疫学的讲坛“搬”进中国之时,他领导的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早已引起国际免疫学界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曹雪涛和他的学生们在短短几年间就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28篇论文:系统地对白介素2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部分内容为国际上首次报道;完成了近10种人和小鼠细胞因子的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为大规模推广这些细胞因子开展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肿瘤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发现了新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新的应用途径;建立了人类免疫细胞基因文库,从中发现人类全长新基因124条,并全部被国际基因库登录……
  于是,曹雪涛带着他的研究成果,也带着民族自豪感走向了世界。他先后应邀赴美、英、法、德、日等国家讲学,访问了许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1995年10月,他应邀赴美讲学。他走一路,讲一路。他在美国著名的国立卫生研究院作学术报告那天,听众中有不少特意赶来的华裔学者。有位华裔学者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能在世界著名的‘国立’,听到来自祖国年轻学者的高水平报告!”
  1999年金秋,曹雪涛迎来他梦想成真的时刻。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曹雪涛率领他的5名博士生走上讲台,向大会报告他们的学术成果;他们一个教研室就在大会交流论文24篇。当国际免疫学会联盟主席、美国免疫学会主席、亚太地区免疫学会联盟主席等,来到曹雪涛领导的免疫学教研室大楼参观时,这些世界级的科学家们,再一次为将这次会议选定在上海召开而庆幸:这里的实验设备和课题研究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他把全部身心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科技事业。他曾几次累得胃出血,昏倒在实验室——他永远忘不了导师的那句话:“中国的科技上不去,永远被人看不起”
  曹雪涛始终没有忘记:他和同事们是在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同行进行着一场不公平的竞赛。他永远忘不了他对导师作出的承诺。
  1990年深秋,临近博士生毕业的曹雪涛为赶写《白细胞介素2的基础与临床》一书累得口吐鲜血,住进医院。这天,年近八旬的导师叶天星和老伴相互搀扶着,拎着一篮子鸡蛋和滋补品走进了曹雪涛的病房。
  忆起当年的情景,曹雪涛历历在目:“导师是中国现代免疫学的先驱、一级教授。他气喘吁吁地走到我的床前,慈祥的目光盯着我足足有5分钟……”
  那天,叶天星和曹雪涛谈了很多很多。最后,老教授动情地说:“中国的科技上不去,不管你走到哪里,永远被人看不起!”
  老教授不无痛苦地告诉曹雪涛:“我一生有两件憾事:一是没能把免疫学科建成博士点;二是没争取到全军重点实验室。”“希望你能留下来,把这两件事办好。”
  那一刻,曹雪涛哭了。他告诉导师:“我哪也不去……一定为您、为中国人争气!”
  曹雪涛没有退路。博士生毕业第二年,担任了教研室副主任的他,在老主任徐志工的鼎力支持下,带领全室人员大刀阔斧地干了三件事。首先是瞄准国际免疫学的前沿课题,以细胞因子为突破口,在肿瘤的免疫和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领域打了几个“歼灭战”。几年下来,他们竟“杀”开一条血路,一路斩关夺隘,捷报频传: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三种基因药物通过国家药审进入临床试用;申报国家专利16项……
  第二件事是走出一条以科研养科研的路子。1992年,曹雪涛组织力量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开发,当年就拿回10万余元。曹雪涛意犹未尽。到1994年,他揣上科研计划和成果,南下北上,历时半年多,向30多家企业寻求合作,终于与慧眼识珠的上海华晨集团公司董事长仰融博士一拍即合。到1996年,华晨一次性投入3000万元,使教研室购进了几乎配套齐全的世界先进仪器设备。此后,华晨又追加资金1000万元,兴建起中国首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免疫学实验楼。
  为了拓展自己的科研视野、推动全国范围的学术交流,曹雪涛办的第三件事是创办一本全国性免疫学杂志。1994年底,第一期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从上海发往全国各地。
  三个漂亮仗打下来,曹雪涛不仅把导师的“两件憾事”变为现实,还把教研室带到了国际免疫学的前沿。然而,在这条通往世界前沿的道路上,曹雪涛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几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工作12小时以上,记不清有多少次,他和同事们为了求得一个实验结果,一连几个昼夜奋战在实验室。他时常是干一个通宵,回家打个盹,又硬撑着爬起来,去履行他作为科主任和拥有23个军内外学术“头衔”的职责。
  面临世纪之交,赶超世界医学科技先进水平任重道远——他正带领一个更加年轻的群体向着世界科技前沿的制高点,勇猛进击
  去年9月,曹雪涛的导师叶天星教授与世长辞。去世前老教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事业……有人延续了……”
  老教授可以瞑目了。曹雪涛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而在曹雪涛的身后正崛起一个更加年轻的科技群体,这是老教授始料不及的。
  ——章卫平讲师32岁,曹雪涛的博士生。研究生没毕业他就在两项国家“863”课题研究中挑起了“大梁”。正是他,在曹雪涛的指导下,以树突状细胞技术为突破口,在中国大地上打响了破译人类遗传密码的“基因争夺战”,与同事们发现全长基因124条。
  ——讲师于益芝34岁,也是曹雪涛的博士生,曾赴美开展合作研究。他是细胞免疫实验室负责人,承担着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又是《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的编辑部主任。
  ——弥静是刚刚出站的博士后。在曹雪涛的指导下,她在读期间就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国外杂志上。
  曹雪涛的博士生陶群、鞠佃文也都是在国内免疫学领域里的杰出人才。
  曹雪涛对祖国医学科技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所展示的人格力量,在他的每一位学生身上无不得到充分的体现。曹雪涛曾这样说:“我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如果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那是我团结了一批有理想、有才华、愿意为祖国做点事情的年轻人。”1992年以来,曹雪涛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30多名。他所在教研室先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5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目前,他们已建立起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纯化、基因工程、分子免疫等6个国内一流的研究室,研究人员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68人,共承担着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重点课题18项。1997年,教研室被上海市授予“新长征突击队”称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