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扎根高原无悔 汗洒雪域有为 青海十万科技大军显身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1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扎根高原无悔 汗洒雪域有为
  青海十万科技大军显身手
  本报西宁1月10日电 记者马应珊报道:在实施开发资源、治穷致富、科教兴青的发展战略中,来自五湖四海的10万科技大军,为建设青海发挥了科技主力军的作用。
  来自五湖四海的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在青海艰苦创业,对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如今,全省引种小麦品种1680个,引进国内外50多种良种家畜,进行杂交改良,推广玉麦种植面积57万亩,消灭了牛瘟,控制了牛肺疫等家畜传染病。工业科技也获得巨大成就,柴达木油田和气田已成为全国第四大油田和气田;西宁钢厂逐步发展为西北最大的特种钢基地。
  ——农业科技人员培育出蚕豆大粒型新品种,春小麦培育出高产品种高原定506、高原338,分别创亩产792.5公斤和1013.05公斤的高产纪录,高产春小麦阿勃在全省推广面积达到130万亩。
  ——畜牧业科技人员育成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控制了多种牲畜疫病,选育出了一批适应本地条件的优良牧草品种,促进了大面积人工种植草地。
  ——工业科技人员奋力拼搏,使得青海化工、机械、电子、军工、冶金、电力科技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令人欣喜的是,在全省37个科研单位通力协作下,制造出第一批25辆青海源牌载重汽车。
  青海高原为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科技人员在这片沃土上播种,收获了成熟的果实。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共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753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983项。盐湖资源开发形成规模;西宁钢厂生产出400多个品种的特殊钢材;青海省工业硅、铁合金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青海大型精密机床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青海推土机被国家选送南极长城站服务;龙羊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的建成使青海步入了全国电力科技先进水平,光缆通信工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据抽样调查,由于科技进步而增加的产值累计达47.7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