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珍惜水就是珍爱我们自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4-24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下乡手记(34)

  珍惜水就是珍爱我们自己
王慧敏
  多少年了,我依旧忘不了那个喝“天水”的小山村。
  那是上大学时的一个暑假,同宿舍一位来自甘肃定西的同学约我到他家玩。尽管临行前他反复给我打“预防针”,说村里吃水如何如何困难,可一到村里,我还是被惊得目瞪口呆。
  这个小山村方圆百里没河,吃水就靠水窖里储存的经房檐、土沟流进来的“天水”。前一年秋冬滴雨未降,开春后也只下了两场毛毛雨,家家水窖都见了底。村后面那个不知什么年代留下的矿坑里的积水,便成了村里人的救命水。由于这水矿物质含量高,又苦又涩。就这样,我们到时,矿坑也见了底。每天矿坑前都排着长龙,大家静静地等着岩缝里往外渗水。人们把毡片或破衣服绑到绳上,放到坑底,浸透了提上来,把苦水拧到桶里。提提拧拧,接半桶水,不知要拧多少次。
  呆了三天,同学就匆匆送我回校了。开学后听同学讲,后来矿坑里的水也彻底干了,县政府每隔一个礼拜从百里外送一次水。每次汽车来时,喇叭一响,乌鸦麻雀黑压压一片跟着汽车飞进村,牛马驴猪羊也跌跌撞撞跟着汽车跑。
  当时,我脑海中蹦出一个可怕的假设:再有半年不下雨,这些村庄还能存在吗?
  翻翻史籍,丝绸之路上许多古国的消失都与水有关。而水的消失,很大程度上又与人类有关。日前,我到嘉峪关采访,想了解一下那里的旅游资源,旅游局的杨局长推荐我们去看李陵碑。深一脚浅一脚在沙漠里跋涉了半天,除了眼前的漫漫黄沙,根本没有碑的踪影!
  杨局长说可能被风沙埋了。他告诉我们,1975年他插队时,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湖泊,湖面上落满了野鸭子和各种水鸟,岸边长着茂密的芦苇。是附近一些城市和企业过量开采地下水,加之农民盲目垦荒,把防风固沙的红柳悉数砍掉,才导致水位下降、湖面消失、沙漠大举东进。
  还有早已不是新闻的黄河断流。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27年来,河床21度干涸。进入90年代,黄河断流的位置越来越靠上,断流时间也越来越长,最长的年份达200多天。
  黄河断流有自然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为原因。目前,全流域年用水量380亿立方米,而黄河年水量达58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有200亿立方米的水还没有得到利用。
  是地区切块、部门分割、管理失控加剧了黄河断流。
  就在黄河下游群众不得不靠咸水度日的同时,我在宁蒙灌区看到,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有些低洼地,积水能漫过腰部。而被断流吓怕了的下游群众,近些年纷纷修建蓄水工程,只要黄河有水,不管需要不需要,拼命引蓄。在山东某县,冬春抢蓄的水足够用几年,可一到汛期又不得不放掉。
  破坏生态必遭惩罚,这已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而且遭到破坏的大自然,要恢复起来很不容易,有的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付出艰苦努力。只有还草木于大地,大地才能葱茏;只有大地葱茏,才能雨水丰沛。珍惜水资源,也正是珍爱我们人类自己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