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致富领头雁——熊启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4-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被推荐为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

  致富领头雁——熊启东
本报记者
  今年55岁的熊启东,中共党员。1981年主动辞去国有企业工作,拿起锄头、铁镐,带领妻子、两个儿子开荒种树,以勤奋、好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化和引导当地群众走出了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荷尧村得到推行,随后,山岭也被承包到户。熊启东不顾他人的讥笑,毅然辞去了萍乡造纸厂协收员的工作,拿出1710元积蓄,一头扎入了自家承包的荒山。一个冬季过去,78亩责任山被垦覆一新。第二年春天,又花1200元,种上了2.5万棵杉树,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片山林。1984年,他又租赁邻居家的92亩荒山,全部种上杉树……他的林场一年年地扩大。为探索山水综合开发的路子、增加绿化效益,他先在社教水库边租地开辟了100多亩果园,种上了柑桔、奈李等果树,在果树间套种西瓜、蚕豆等经济作物,并积极发展养猪业,后又租用了面积达107亩的社教水库,实现了以林保水、以水养鱼、岸上种果养猪、猪粪喂鱼肥果的良性循环,探索出山区生态农业的新模式,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据林业部门统计,到1999年冬,熊启东已绿化荒山1200余亩,其中果园500多亩,用材林700多亩,租用池塘、水库110亩,估算资产总额在800万元以上。经过20年努力,他终于建起自己的“绿色银行”。1999年,全家实现收入25万元,纯利12万元,人均达1.2万元。
  为引进推广良种良法,熊启东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一方面,购入大量的农业科技书籍学习钻研,另一方面,先后花费3万多元自费到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学习观摩。他种的西瓜因个大、瓤红、味甜,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同时,他还通过赠种、赠苗、授课等方式无偿地将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凡上门求教者,他既谈自己的实践体会,又搬出书本找到理论依据,使求教者信服地满载而归。对一些经他动员种植但却疏于管理的村民,他总是主动上门,手把手地突破每个技术难点。镇里的技术夜校,更是他传技的“据点”,几年来,传经的足迹遍布长平、湘东、福田等10多个乡镇,经他技术辅导的农户不下1000户。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熊启东始终没有忘记群众疾苦,没有忘记带领群众一起致富。在他的农场,他常年供养着二到三个孤寡老人或残疾人,包吃、包住、给工钱;对家庭困难的乡亲,他送树苗、传授技术,有的还派工为其挖山种树,保树苗成活见效。几年来他免费赠送树苗3万余株,杉树苗不计其数,花去的经费在3万元以上;对本村、本乡的特困户、五保户,逢年过节,他总要与妻子一起,带上几斤面、几斤果点、几斤肉以及现金,坐上镇里派出的车,逐家逐户地走访慰问,近年来,他用于慰问特困户、五保户的现金总额4万元。
  上图:熊启东(右)上山植树。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