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中国社科院学者广为搜集有关台湾的历代爱国诗文,呈上一部两岸中国人的心灵史——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4-28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

  中国社科院学者广为搜集有关台湾的历代爱国诗文,呈上一部两岸中国人的心灵史——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本报记者 祝华新
  红日升于盈盈一水间,明月挂在繁星天幕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重量级的学者近日编辑出版《台湾爱国文鉴》和《台湾爱国诗鉴》,两本书别具匠心的封面设计,撩动着华夏子孙的似水柔情和天空般深远的思虑。
  去年夏秋之交,李登辉的分裂行为升级,公然将两岸关系歪曲为“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社科院文学所的饱学深思之士忧愤交集,慨然提议编写台湾爱国诗文集。起名“诗鉴”、“文鉴”,这个“鉴”字就是希望以海峡两岸古今中国人的笔墨为明镜,照亮台湾与祖国血脉相通的史迹和心迹,戳穿“台独”势力和“两国论”的荒谬性。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所里的学者和工作人员在社科院学术交流委员会的支持下,翻阅了大量的古代诗文总集、别集、正史、野史、笔记、台湾省通志、县志,以及许多现代报刊书籍,同时向台湾和大陆诸地致函搜集资料,并对有关诗文及作者的背景详加考证、作出诠释。在今年3月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的前一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人呈上北京出版社赶印出的这两部新书。
  百篇《台湾爱国文鉴》起于三国,300首《台湾爱国诗鉴》起于唐代,跨越千年时空和海峡两岸,都是那割舍不断、冲淡不了的乡情和亲情,是一股捍卫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的干云豪气:
  “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这般掷地有声,是郑成功当年收复台湾时给荷兰总督的劝降书。
  “一时千载,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如此铮铮铁骨,是《马关条约》后日本重兵压境时,台湾守军刘永福和众多热血男儿守土拒倭的盟誓。另一位义军将领丘逢甲浴血奋战月余,终于寡不敌众,兵败黯然内渡,离岛前还把一颗不死的雄心留给了后人:“卷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
  如果说上个世纪末台湾的抗日锤炼了诗文的豪放气度,那么,本世纪下半叶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与祖国大陆的隔海相望而不能相通,则使文人墨客以及文武官员、普通民众都染上了一层忧时伤世的婉约色彩:
  陕西籍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83岁那年春天,明知来日无多、归根无望,在台北写下了一篇让所有中国人动容的日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两本书的主编、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杨义分析说,它融合了《楚辞》的句式和意象,北朝乐府《敕勒歌》的情调,以及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时空体验,成就了一曲以生死相许、请天地作证的爱国思乡绝唱。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祖国大陆作家的宝岛咏叹。女诗人舒婷在厦门这边遥望台北的骑楼街,悄声吟道:“外婆每夜窗前的祈祷,被星空和海浪拒绝,梦已不圆,各照半边月……”
  随着两岸交流的拓展,诗文的心态也走向从容,突出表现在那些互访观感。台湾诗人路卫1993年到郑州旅游,听说当地饮水全由黄河引进,特意取水一瓶携回,在返台的飞机上忍不住抚瓶赋诗:“千里寻你,万日盼你,尽管只是小小的一瓶,但已足够滋润,他乡龟裂的心田。”北京作家高洪波的散文《台北的招牌》,则分明是一种暌违已久却依然同文同根的喜出望外:台北的牛肉面馆名为“风马牛肉面”,取“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卖床的商店叫做“道德名家床”,更有补充条幅“睡的代言人,梦的继承者”;咖啡店的纸杯上印有两行广告语“品味每一杯人生故事,思想也是一种喜悦”。种种商业化的包装,洋溢着只有龙的传人才能体会的机智、幽默和情趣,他乡遇故知的亲切使人暂时忘却“梦已不圆,各照半边月”的伤痛。
  有人感叹,《台湾爱国文鉴》和《台湾爱国诗鉴》是两岸中国人的心灵史。诚哉斯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