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王应才急群众之所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5-05
第2版(综合)
专栏:200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王应才急群众之所急
  本报记者
  王应才,黎族,是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副县长兼王下乡党委书记。
  王下是海南省最贫困的乡,境内有大小山头近千座,面积471平方公里,但人口稀少,只有3500多人。1994年9月,王应才肩负着县委治穷的重托来到王下乡任党委书记。1998年3月,他被选为副县长。县城的环境优美,副县长的责任也更重要。还没有脱贫的王下,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王应才的心上。于是,在县政府工作不到两个月,王应才便主动向上级请缨,要求重返王下乡工作。
  王下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从前,村民得了大病往往是要论体重计价,按每斤3—5元的价钱请工把病人抬出山去治疗。于是,开山修路成了王应才要为群众办的第一件事,也是治穷的突破口。
  1994年11月,王应才领着乡干部走村串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发动全乡1000多个劳动力到霸王岭上安营扎寨,义务修建王下主干公路。一个多月后,一条20多公里长的崎岖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砂石路。主干公路开通了,黎族同胞看到了自己的巨大力量和脱贫的希望,干劲倍增。经过整整5年艰苦努力,乡政府与14个自然村的公路也全部开通。
  王下有大山,也有许多河流。可长期以来,黎胞们守着河流却没有电,守着山泉却还喝着浑浊的河沟水。由于卫生条件差,王下乡成了华南地区有名的疟疾高发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应才带着乡干部翻山越岭,寻找水源,然后又利用简便的引水系统,把清甜可口的山泉引到黎族同胞家里。目前全乡已有90%以上群众饮上自来水。同时,他们土法上马,将水轮泵架在河沟上,用山泉水做动力,解决了用电问题。1996年,王下人度过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亮堂堂的春节。有了电,卫星电视差转台、程控电话也相继设立、开通了。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人民公仆的重要责任。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王应才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几年来,根据王下的特点,他们走出一条“以养为主,以种为辅”的经济发展路子,并组织群众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不断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过去短短的5年多时间里,王下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长期吃救济粮的王下乡,开始每年向国家上交公粮1万多公斤。牛羊饲养也成为王下农民家庭收入的一个新亮点。
  路、水、电,这本来是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但黎胞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却成了现实。大家都说这是王应才的功劳,但王应才体会最深的还是那句老话: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