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火焰山下牵铁龙 ——记吐鲁番火车站运转车间二班第一调车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5-06
第1版(要闻)
专栏:

火焰山下牵铁龙
——记吐鲁番火车站运转车间二班第一调车组
  李忱 杨韩和
  坐落在举世闻名的火焰山和兰新铁路“三十里风口”中间茫茫戈壁滩上的吐鲁番火车站,有一个最基层的班组———二班第一调车组。组里的6个小伙子,平均年龄不到26岁。他们的工作就是取送货运车辆作业,奔波于车辆之间,通过摘钩、挂钩,完成列车解体编组,保证货物列车发送。
  在这里,夏季40多摄氏度的烈日烤炙,冬季零下近30摄氏度的严寒侵袭,一年中有半年狂风呼啸,飞沙走石,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他们平均每个班要调动400余辆车,摘、挂车100多钩,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危险。1980年以来,这个组无论是调车长还是调车员,虽然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珍惜自己的岗位,将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铁路运输事业,创下了到今年4月27日连续安全调车7238天(近20年)无任何事故的纪录。
  曾荣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的调车长刘新宝说过,“干我们这种危险工作,半点马虎都意味着自杀或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991年冬,戈壁沙石狂飞,严寒袭骨,八级北风肆虐,当时任调车长的刘新宝家中,患矽肺病的父亲和患有严重关节炎的母亲急待送往医院。但是他牵挂恶劣天气中调车作业伙伴们的安全,硬着头皮托人照应着二老,自己奔向了调车场。他指挥着各调车员进场调车,当接到已检查好了各节车辆的报告时,刘新宝考虑当时天气情况,硬是顶着刺骨的寒风又依次通知5位调车员:“不行,天不好,我们宁肯多检查一遍……”果然,他们检查出了一辆被风掀开车门的编组车,“真险,服了,哥们儿!”大家惊得直吐舌头。
  1996年7月的一个白班,连接员买合木在摘取一辆需要进行修理的车辆并挂好车头准备牵出时,调车长古建强按照重点车辆重点对待的作业要求,要求他再重新核对一下车号。买合木不情愿地进行了核对,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他准备牵出的车辆与计划摘取的车辆相差一个号,如果摘错了车,该摘的没有摘下来,列车在高速行驶中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班组抓住这件事,及时对全体人员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以后再没有发生这方面的问题。
  为了保证作业安全,使国家财产不受损失,20年前他们就逐步总结出了进岗就要“多跑一步、多说一句、多看一眼、多联系一次”的“安全作业四多法”,和“调车长要求严、执行作业标准严、特殊情况把关严、家庭后方守得严;抓牢优良传统、安全教育、业务素质、班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五个关键”的“四严五关键”班组管理法。车站的人们都说“怎么二班一调的历茬儿小伙子,个个都是和规章制度叫真儿的倔头呢?”其实,这已经成了他们的传统。
  1997年3月的一个夜班,当时担任调车长的古建强,正根据调车计划指挥作业,他发现车列中有一辆大型平板车。按规章,这种车型不能进入特定的调车场进行作业,他便及时与车站调车领导人联系,指出这种情况属于违章作业,但没有引起调度们的重视;他只好找车间领导反映情况,陈述规章,……终于使该违章行为得到了及时纠正,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
  近20年来,二班一调的工作业绩名列乌铁局百余个调车班组前茅、铁道部安全调车作业先进行列;先后出现了刘新宝、张永红、古建强三个“火车头奖章”获得者。1991年他们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命名为“七五”建功立业夺标赛活动优秀青年班组,并被自治区团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1992年被铁道部团委命名为“先进调车组”;自1995年,他们首批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后,至今已连续4年保持这项殊荣。
  但他们说:“荣誉永远只能说明过去,我们天天都在重新开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