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生机盎然新唐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5-07
第1版(要闻)
专栏:

生机盎然新唐山
  本报记者 费伟伟
  编者按:这篇通讯读后令人振奋,发人深思:百年老工业城市唐山何以充满生机活力?答案只有一个:在深化改革中找出路,在调整中求发展。
  找出路,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跳出唐山看唐山”,唐山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敢于正视自己的落伍,寻找差距,迎头赶上。
  有了正确的认识,针对问题,进行一系列改革调整,成为唐山迅速发展的得力之笔。他们连续三年狠抓结构调整,尝到甜头,显出活力;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大集团应运而生;企业产权改革产生新的活力;人才开发构筑起新世纪的发展优势。
  改革,调整,加上科技进步,唐山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当我们走进唐山,无处不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感受到它的蓬勃朝气。
  1999年,唐山国有工业实现利税、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4.7%、17%,国企亏损额比上年下降26%,三项指标在全国42个大中城市中均列15名以内;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率达100%。
  唐山的财力主要靠工业,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60%以上。1998年,在国内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城市中,唐山以264.7亿元的总值居第三十位,比上年一下子就跨前了两个位次。
  唐山,何以生机盎然?
  旗帜鲜明地提出“抓大”,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大集团
  发生在1976年的那场大地震,对于唐山可谓“灭顶之灾”,百年城市一夜夷平,百年基业荡然无存。此后20年,唐山进行全面重建。可当他们在自豪地向世界宣告重建了一座新唐山的同时,又痛心而敏锐地意识到:恢复性重建起的、支撑这座城市的工业骨架,落伍了:产业集中度差,工艺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低,没有规模效益。
  经历过大地震考验的唐山人没有在反思的痛苦中徘徊。连续多年,唐山以思想解放促结构调整。1998年,全市又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1999年,又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同时,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外出考察,“跳出唐山看唐山”,“分析对比看唐山”;另一方面,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在河北省第一个从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聘请专家“站在高处看唐山”,对一批骨干行业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以及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设计,制定了《唐山市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思路决定出路。唐山市委、市政府举起“抓大放小”的旗帜。抓大:“择优扶强抓好大的”,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扶植十大企业集团;放小:“多种形式放活小的”,全市1228户国有集体小企业通过兼并破产、股权转让、租赁经营、放弃控股等形式,全部放开经营。
  “抓大不是堆大、绑大,不是搞大销售收入”,唐山市委书记白润璋坦率直言:我们决不要那种浮起来块头很大,管起来跑冒滴漏,算起来赚钱不多的“大企业”。
  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称,然而陶瓷企业虽多,却攥不成拳头。列为“十大”之一的唐山陶瓷集团应运而生。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集团创建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建成全行业唯一的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去年他们用不到一年时间开发成功的国家级技术项目“日用细瓷低温一次烧成工艺”,使瓷器烧成时间由原来的20多个小时缩短到1.5—2小时,轰动国内外。今日唐陶,主要工艺设备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已成为国内陶瓷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产量最高的唯一大型企业集团,下属华美公司是国内日用瓷行业上交利税最多的企业。
  唐山“抓大”重在内涵。十大集团重组吸纳了全市上百家中小企业,其中市属国有企业就近50家。重组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开发实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记者采访了“十大”中唐钢、冀东水泥、唐陶、三友、唐山齿轮5个集团,这几大家个个有产品品牌,有专利技术,有自己独立的市场份额,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均列国内同行业前五名。5个集团去年的经济效益加一起,就占唐山全市工业效益约一半。
  面向市场搞重组,中小企业注入新的资本,建立新的机制
  并不是每一项改革都是自觉自愿的。唐山市古冶区工业总公司早在1994年起,就在下属企业中开展多种模式的改革,然而改来改去,公司所属企业,停产18家,半停产的3家,还有5家出现亏损。痛定思痛,公司一班人认识到:改革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
  近年来,古冶区工业总公司开始实行以股份制为主的规范的企业制度改革,引入民间资本。改一家,成一家,活一家。盘活了6000多万元国有资产,使13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不限企业规模,不限改制形式,不限发展比例,不限经营方式,古冶区按照这“四个不限”原则,截至去年底已引进21家私营企业资本,改制搞活了46家国有企业。古冶的经验在唐山开花。唐山市有国有集体小企业1228户,从1997年起这批企业全部放开经营。1997年前,连续3年,这1000多家小企业每年亏1个亿,1997年当年转制当年就实现扭亏,现在每年盈利达两个亿以上。盘活的存量资产约50亿元,吸引的增量投入近20亿元。
  特别令人瞩目的是,改制的并不都是亏损了活不下去的企业。古冶区富康药厂,有资产1000多万元,年年是区里的利税大户,这次也引入民间资本3000万元,关键就是要解决企业再投入能力不足这个发展后劲问题。
  引入民间资本也不仅限于小企业。唐山市钢铁厂,有3000多职工,是唐山最大的亏损企业,每年亏两三千万。三年换五任厂长,从乡镇企业请来著名的“扭亏大王”也无济于事。去年这个厂引进了两个“个体户”,工厂主要生产部分让私人租赁。签过合同后,个体老板放心地投入了近5000万元,用于上连铸设备和补充流动资金。仅仅半年多时间,这个企业生产经营就恢复正常,80%的工人重新上岗,全年实现利税上千万元。
  企业改革、改组的深度正在成为唐山国企大集团充满活力的标志。唐山三友集团堪称典型。这个集团由国家、河北省、唐山市三级四方组建,总资产43亿元,产权明晰而规范。有关部门有意让该集团兼并一家破产企业,被董事会否决。重组前筹建的烧碱项目国家已批准立项,重组后董事会决议愣通不过,理由很简单,市场在变,12亿元的投资会拖垮企业。后经反复修改设计,由单独上项目,改为兼并相关烧碱企业搞技改,同时重点发展市场急需的短线产品———烧碱的副产品氯偏树脂,总投资也由12亿元降低到6亿元。董事会上这才响起通过的掌声。
  人才是赢得创新优势的核心,唐山全力构筑面向21世纪的人才高地,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开发应用
  唐山是一座富有荣誉感的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市,等等。而在这诸多荣誉中,唐山人最看重的是去年荣获的“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市”。
  多年来,唐山坚持不懈实施“人才工程”,明确提出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开发应用。早在1994年,唐山就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跨区域的专业化人才市场———唐山企业家市场,共推荐上岗厂长、经理500多名;
  1998年,唐山抓住国家机关改革精减分流人员的契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了“中科院人才智力唐山服务工作站”,从各部委及科研机构征集到高级人才信息2000多条;
  1999年4月,经国家批准,唐山建立了归国留学人员工作站,并随之创办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
  唐山市市长张和指出,科技创新是确保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人才。唐山就是要用环境吸引人,用政策激励人,用事业留住人。全力构筑面向21世纪的人才高地,从而赢得争夺未来竞争力的创新优势。
  白春明,西南交大计算机信息工程专业博士后,1998年10月被吸引到唐山工作,任市科委副主任,担负全市机械行业机电一体化改造重任。一年多时间里,白春明接连成功地组织实施了“水泥生产线成套设备综合智能自动化系统”和“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综合智能自动化系统”两大机电一体化改造项目,使唐山市优势机械产品的高技术化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具备了成套、系统地独立研制开发及生产的能力。
  云从龙,风从虎。英才总是聚集在求贤若渴的大旗下。仅去年一年,唐山市就引进人才1385名,其中硕士以上研究生147名。
  人才如水,载起科技进步之舟。截至去年底,唐山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已有98家建立了科研开发机构,占总数90%,其中省级以上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0家。全市市级以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80%,新产品产值率达1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科技部领导同志考察后认为,唐山正成为环渤海地区及京津唐经济发展区中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抖落世纪风尘,唐山,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