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重视务虚 善于务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5-09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重视务虚 善于务虚
  刘占锋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更加重视实际,讲究实惠。然而,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少领导干部却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陷于事务,不重视务虚,不善于务虚,以至于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的现象,影响了领导工作的效率。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形势,重视务虚、善于务虚应当作为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艺术的重要一环。
  务虚是指就某项工作的政治、思想、政策、理论方面进行讨论。显然,务虚与“文革”时期“左”的一套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与虚假、虚构、虚浮截然不同。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是针对决策环节而言,是决策前对决策的可行性、具体操作、突发情况预案等的分析研究过程,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走势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而务实则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没有必要的务虚,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所务之“实”就可能是一种盲动或蛮干。科学的务虚有助于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重视务虚、善于务虚,就可以减少主观随意性,提高领导工作效率。毛泽东在《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一文中说:“马克思说人比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早在思想中有了房屋的图样。我们要建筑中国革命这个房屋,也须先有中国革命的图样。不但须有一个大图样,总图样,还须有许多小图样,分图样。而这些图样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所得来的关于客观实际情况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能动的反映”,这个“设计”的过程,就是务虚的过程。中国革命需要“图样”,今天的改革开放同样需要“图样”。社会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要做出“能动的反映”,就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新形势不断地去务虚。同时,务虚作为一种方法论,对任何决策者、任何决策行为来说,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务虚务得如何,直接决定着决策要么“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要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经济建设中屡屡出现“辛辛苦苦跑项目,建成以后变包袱”的现象,就与这些地方或部门的领导者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不重视务虚,不善于务虚,不能把握经济发展大势而出现的决策失误有关。
  重视务虚、善于务虚是现代社会对各级管理者、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大工业出现以前,生产规模狭小,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当时的经营行为基本上不具有什么社会化的特点。影响决策的基本上都是自身因素,如土地、矿藏、劳动力等物质资源条件,务虚可能显得不那么重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行为都是自上而下一级一级“计划”好了的,对于一般的计划执行者来说,似乎也用不着务虚。而现在,事物发展的制约因素愈来愈多,行为环境愈来愈复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在发生着历史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各种资源都在迅速地突破传统的配置方式,快速向社会化、全球化过渡,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宽广的胸襟和眼光去认识去分析,务虚就显得愈来愈重要。无论哪个地方、哪个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并把它放在相应的大环境里考量,努力“务”出符合当地实际同时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决策。可以说,善于务虚,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胸怀、一种精神状态。所以,无论是为了干好工作、推进事业,还是为了培养、塑造现代人的素质和品格,我们都必须正确认识务虚,学会务虚,善于务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