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进村入户 入心入脑 ——河南淅川县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5-11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经验交流

  进村入户 入心入脑
  ——河南淅川县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纪事
  正值春暖花开时节,河南淅川县2000多名县直干部进村入户,帮助群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生产。这是淅川县深入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气象。
  淅川县是个山区贫困县,全县72万人口中90%以上生活在农村。去年,县委组织人员对农村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一部分群众不遵守国家的政策条例,不执行承包合同,不交纳统筹提留,个别乡镇的信访案件增多,治安秩序较差。县委经过研究认识到,要解决农村的发展和稳定问题,必须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农村干部群众自觉地用政策、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稳定促发展。为此,他们积极探索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去,使之入脑入心,取得实效。
  县里成立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从134个县直单位,抽调20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320支工作队,深入各行政村,给群众讲形势,讲政策,传授实用技术。同时,有关部门也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去年,共向农村赠送科技图书3.4万册,帮助2.2万余名农民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建立科技示范点119个,给农民送戏、送电影1500余场次,组织义诊210次。县委提出,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县里成立了为民服务指挥中心,各乡镇也成立了为民应急服务队和指挥分中心,在全县形成了反应迅速、方便快捷的为民服务网络,随时受理群众的投诉和求助,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险问题,已为群众解决问题1875件。西簧乡投资300多万元,解决群众最关心、利益联系最为密切的人畜饮水困难、交通通讯不便等突出问题,赢得了全乡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一举扭转了工作被动的局面,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4个原来抗交统筹提留的村不但交清了当年的统筹提留,还主动补交了以前所欠的统筹提留。县里组织工作队进驻32个问题和矛盾较多的村开展工作,把群众反映的财务不清、负担过重、村干部贪占公款等问题集中加以解决。另外,还抽调公、检、法、司等部门人员,对地方恶势力、地痞村霸给以打击,以确保农村治安稳定。一年来,全县共处理这类案件24起,依法拘留85人。
  淅川县还把典型引导和群众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县里先后树立了冬青村党支部、唐湾村党支部等农村基层党支部十面红旗,大力表彰了刘双桂、孙中信、张书斗等50名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和大山赤子王更田、实用技术播种人姚金吾、基层信贷员的好榜样郭中富等一大批基层先进典型,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学典型、赶先进的好风气,还组织开展了优秀公民评选活动。1999年,全县共评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邻里和睦、乐于助人的优秀公民390个,统一表彰和奖励,进一步弘扬了农村正气。强有力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已结出丰硕成果,淅川县先后荣获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治安模范县、全国文化县等称号。去年,在遭受严重旱灾,小麦减产50%的情况下,全县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7%。(戴鹏 刘建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