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按乡公布粮食销售指标的好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15
第2版()
专栏:

  按乡公布粮食销售指标的好处
  甄为民
整顿粮食统销工作的重要做法是:按乡把国家的粮食销售指标,通过乡人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向群众公开宣布,向农民说明国家对本地销售粮食的情况,分析本地要求供应的数字是不是合理。
为什么要公开宣布粮食销售指标?江苏省松江县五龙乡公布指标的效果证明,有以下这些好处:
一、可以使群众知道国家能够供应多少粮食。过去群众没有底,缺粮的喊缺,不缺的也喊缺;现在有了底,缺的保证供应,不缺的喊也没有用,就不再喊了,群众情绪就稳定下来了。
二、可以消除某些基层工作人员单纯依赖上级多拨粮食的思想。过去群众闹供应,村干部向乡里推,乡干部向区里推。现在干部有了底,不再层层向上推,加强了责任感,多在群众中做艰苦深入的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了。
三、供应数字公开后,群众监督有了根据,可以防止个别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也便于揭发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造谣破坏的阴谋。
四、便于保证合理供应,不突破国家的粮食销售指标。
可是,对于按乡公布粮食销售指标,不少工作人员是有顾虑的。江苏省松江县五龙乡三月份供应了四万八千四百十六斤原粮;四月份国家销售指标只有二万五千一百八十斤原粮。工作人员认为两个数字相差太大,不敢向群众公布四月份的指标。乡支部书记说:“数字这么小,公布出去,群众闹起来怎么办?”因此,要公布指标,首先就要打通干部思想,使他们了解:不能只看供应数字的大小,而应该看看指标是不是符合实际,是不是合理。五龙乡的工作人员算了全乡产购销的大账,按照产量,扣去征粮、购粮数字,全乡群众留的口粮足够吃九个月。但是,三月份已供应了四万多斤粮食。再把村和村来比较:第五村八十七户,三月份供应了七十八户,供应了近万斤粮;第八村八十三户,三月份只供应了十四户,供应了一千五百斤粮。算账以后,工作人员都认为三月份供应不合理,四月份的供应数字应当符合实际情况,并带头核减了自己的供应计划。
又有一个例子:江宁县谷里镇尖山脚村,全村一百四十七户,实际需要供应的是四十多户。村工作人员李荣庭等人怕将来有人闹,就主动照顾发了九十户的供应证。证发下去三天,就有五户余粮户吵上门来闹供应。干部怕“得罪人”,又照旧答应了。这样一来,群众闹得更凶了。后来,李荣庭到区里参加了党员大会,知道了国家销售指标,回来开干部会分析了九十户供应户的实际情况。九十户中有五户是干部,他们当场声明不要供应了。在群众中公布了销售指标以后,已发证的九十户中,有四十四户不要供应了,十八户减少了供应量,这样就再没有人闹供应了。
在群众中公布粮食销售指标,是一项艰苦的政治工作和细致的经济工作。江苏青浦县有些干部,采取简单粗糙的办法去进行这个工作,把指标一宣布,向群众说:“数字就是这么多,你们去修正计划吧!”这样做,不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还会引起群众不满。松江县五龙乡在乡干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先在党内公布,按照各村实际情况算大账,讨论确定各村供应计划,核算每户农民的产购销情况,做到对各户的供应心中有数;然后再向群众公布。在公布数字的同时,以过去供应不合理的事实教育大家,再一次宣传了统销政策的精神和增产节约的意义。这样做,效果很好。五龙乡七个村四月份原来供应计划比三月份还要大;经整顿后,比三月份下降了百分之六十八点四。
在个别乡里,也可能有另外一种情况:按照国家的销售指标确实不够供应,群众原订的计划,经核实以后仍然超过国家销售指标。这就说明了这个乡的销售指标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在制定指标时,县、区党委负责同志应当亲自掌握,以对国家对人民同样负责的精神,检查各乡过去几个月的销售实况,对比粮食产、购、销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保证合理供应的前提下,切实制定各乡粮食销售指标。如果个别乡指标确实不够,应在全区、全县范围内作适当调整。对于真正缺粮的农民,一定要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保证供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