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影视媚俗不可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5-19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影视媚俗不可取
  杨志芳
  如果你注意的话,如今影视剧中刻意媚俗现象似有泛滥之势,不由让人忧心忡忡。任其发展下去,影视剧将会日益远离普通受众,变成少部分人的“休闲品”。
  先来说说电影。最突出的莫过于目前正“火”的青春偶像剧了。主角几乎都是“富有阶层”,出门坐高档私家车,会友进豪华饭店,消费进华丽酒吧,尽管离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相隔十万八千里,还是要拼命制造“要死要活”的虚假爱情,希望赚取部分观众的眼泪。这样的电影怎能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买票?不可否认,随着推进市场经济力度的加大、深入,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年轻的百万富翁,但一味将目光盯在他们身上,而忽视对普通百姓的关注,是否失之偏颇?况且,又有多少人乐意看那些“富有人士制造的爱情故事”呢?
  再来看看电视。才子佳人乱世奇缘几乎遍及各台。尽管大多观众已对帝王将相不感兴趣,但古装剧开拍、封镜的消息依然充斥报端。这当中,清宫戏占有不小的比例。从康熙、雍正之类的明君到道光、嘉庆这样的昏君,不厌其烦、连篇累牍。这些清宫戏除了给观众留有宏大、气派的建筑和后宫美女如云外,恐怕没多少令人回味的东西了。
  影视剧应凸现人物个性,塑造生动的银幕形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随着另一些因素的加入,戏说成分的增多,趋同、媚俗现象愈演愈烈。难怪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在题材、包装、情节、人物等创作问题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追求时尚的“新俗套”,这对影视剧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潜在危机”。
  探其根源,影视剧中媚俗现象的出现和部分编导人员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试想:既然别人在某类题材上已获得成功,为什么我就不能接着拍呢?类同心理推展开来,情节近似或内容相同的影视剧频频出现在荧屏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观众而言,这是一种无奈;对中国影视界来说,则是一种悲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