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核不扩散条约审议大会闭幕 最后文件呼吁美俄继续实施核裁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5-22
第6版(国际)
专栏:

  核不扩散条约审议大会闭幕
  最后文件呼吁美俄继续实施核裁军
  新华社联合国5月20日电 (记者顾震球)持续近一个月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00年审议大会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条约的187个缔约国经过艰苦磋商,在与核裁军有关的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并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了会议的最后文件。
  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等5个核国家在会议最后文件中就全面销毁核武器和减少核战争威胁等问题作出了“明确承诺”。最后文件说,审议大会同意进一步削减战术核武器、增加核武器国家在报告其核武库信息方面的透明度以及减少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的核弹头的数量。
  最后文件呼吁有关国家减少核武器在其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以便尽量减少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文件还呼吁美国与俄罗斯这两个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全面实施《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各自的远程核弹头从目前的6000枚减少到3500枚。
  这次审议大会是在国际社会对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和对美俄两国在核裁军方面进展缓慢普遍表示不满的情况下召开的。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审议大会结束后发表声明说,这是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到无限期延长以来,条约缔约国首次在几个影响联合国全体会员国人民安全的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最后文件“标志着人类在追求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的过程中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更加和平的世界就是一个没有核危险的世界,一个全球关于不扩散核武器和裁军的准则得到加强的世界”。
  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在会议结束前发言指出,本次审议大会总的说来是成功的。各国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一致,并就维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有效性和普遍性达成了共识。
  中国代表同时指出,会议最后文件未能充分反映国际现实情况,也未能敦促解决阻碍核裁军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在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上升,军事集团扩大和加强,在国家间出现武装侵略和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的情况,大搞破坏全球战略稳定的导弹防御计划,使《反弹道导弹条约》面临严重挑战,外空出现武器化趋势。这些因素都是现实存在的阻碍核裁军进程、损害防止核武器扩散努力的根本原因。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70年生效,到今年1月已有187个国家加入了该条约。条约规定每5年召开一次审议大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