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开辟道路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17
第2版()
专栏:

  开辟道路的人们
  高处 周航
在全国公路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中,有不少军工代表。他们是曾经参加过或正在参加修筑西康、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等地的公路的英雄们。
在这些军工代表中,有六个是代表模范单位的。这些模范单位中有著名的“张福林班”。模范共产党员张福林同志,在征服雀儿山的艰险工程中,贡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三年多来,全班同志发扬了张福林烈士的精神,在筑路中艰苦劳动,努力钻研工程技术,使平均工作效率超过了标准工效的四倍,先后立了三次集体一等功。他们发起的劳动竞赛,带动了整个筑路部队。
“永不褪色的红旗班”,是二级筑路模范王洪才以前所带领的班。从甘孜到拉萨,这个班一次接一次地担负了筑路中最艰巨的任务,每次任务都胜利地完成了。他们创造的“集团爆破”、“交错挖运”、“土炸弹石缝爆破”等经验,推广到各个单位。由于这些创造,这个班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几年来为国家节约了二万三千多元。从一九五
一年成为“红旗班”以后,先后立了集体二等功四次,集体三等功一次,还荣获了师里发给的奖旗。
军工代表们那种为了建设边疆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非常使人感动。他们对革命事业和革命同志抱有一种强烈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代表中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的秦文学同志,曾不惜牺牲自己,拯救了三十多个同志脱险:有一次,他已经点燃了一块工地上的炮捻时,自己正要避开,突然发现跑去回避的三十多个同志又折了回来,因为旁边工地也已经点了炮。同志们马上就有被炸着的危险。这时秦文学毫不犹豫,迅速扑向炮眼,把正在烧着的引线一根根拔掉,但到最后一根,引线已经燃进炮眼,来不及拔掉了,他便迅速用身边带着的一根引针插到这个炮眼里用力搅动。这时,炮声已响了,火药爆炸的气浪一下子把他冲倒,使他昏了过去,但却使来不及避开的同志们没有受到损伤。
青年团员、二级筑路模范肖读恪同志,曾在一次塌山中负了伤,但他仍在乱石纷飞、随时都有被砸得粉身碎骨的险境里进出五次,把五个战友抢救到安全区。
“渡江英雄”李文炎也出席了这次大会。他曾奋不顾身,渡过流速每秒八公尺的急流,完成了抢渡天险怒江架设溜索的任务,为后续部队迅速投入施工、提前完成怒江工程创造了先决条件。
我们还看到一个左手上缺少了三个指头的人,他就是在天山顶上修路中立过特等功的满登虎同志。他在天桥沟石峡进行悬空作业中,被狂风吹得从二十公尺高的石崖上滚落下来,碰落了两个门牙,当时虽然昏倒在地,但一醒过来他就又忘我地坚持工作。后来,不幸在爆破中又将三个手指头全部炸掉,他这才在大家的劝阻下离开工地去休养。
一等功臣杨海银同志,在一次塌方中右腿小腿骨被折断了,但是他在医院里顽强地学习着、锻炼着,摔倒了再爬起来,丢掉拐杖学走路、学爬山、学跳跃,终于使自己由一个一等二级残废的人,又重新获得了为祖国劳动的能力。他们就是像苏联的“真正的人”——失去了脚又重新学会驾驶飞机的阿历克赛·马烈西叶夫一样的顽强的人。
这些军工代表的事迹里,都充满了成功的劳动经验,克服困难的办法和巧妙的创造。战士们总是用尽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好了更好、多了再多地给国家创造出更大的成绩。
军工代表相树桂是个木工班长,他不但能够悬空安桥桩,还创造了“牵挺顶梁法”,这种工具制造简单,但效率却很高,使架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他还创造了“样板划斜线法”和“略子样划线法”,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三倍半,而且解决了桥面不平的问题。
袁泽普是个普通战士。他创造的“推土船”只是在鹧鸪山工程中,就使全团每人每天的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三点二倍,全团用三十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原来需要一百四十天的任务,而且免去了运土中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为国家节约了四万零七百多元的开支。这种创造几乎不用本钱,制法简单,到处可用,而且可以随时移动,任何人都能操作。
还应该提到军工代表郑绍周同志。一九五三年在米拉山地震区砌堡坎,他发现设计有毛病,路基不牢固,有下陷的可能,将来会造成返工现象,并且汽车行驶有很大危险。他积极向领导上提出意见和改正办法。领导上采纳了他的意见,结果不仅节约了六百二十个人工,更重要的是工程质量提高了。另一次,他又在仔细研究了一段六十公尺长的弯道工程设计以后,发现原设计既不经济,质量也不够好。他积极提出意见,结果又节约了一千七百一十个人工、八十斤炸药,而且工程质量很好。
这些经验、创造,都是战士们艰苦劳动、刻苦钻研的结晶,都是不怕困难并战胜困难的结果。
几年来,参加修筑公路的战士们,同整个筑路大军一起,用他们的血和汗,在“世界屋脊”上开辟了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通向祖国心脏的道路。今后,他们仍将用自己全部的劳动和智慧,更好地沟通边疆和内地的联系,保卫和建设可爱的祖国边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