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五月的祁门茶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19
第1版()
专栏:

  五月的祁门茶区
  本报记者 于明
安徽南部的祁门山区,是中外闻名的“祁红”茶产地。这里山峦重叠,葱笼茂密的杉树、松树、油茶树、乌桕树和茶树,覆盖了一座座山岭。五月的上半月,正是祁门山区农民最忙碌的采摘春茶的季节。许多山腰上,茶丛里飘动着采茶妇女们红红绿绿的头巾,从那里发出了响亮的歌声和欢快的谈笑声;山脚的许多小山庄里,揉茶机在轧轧响动,男人们正在紧张地制茶。
今年的采茶季节里,茶农们特别欢快。国家进一步的帮助和互助合作的发展,使茶农们看到了茶叶生产合作化和机械化的美丽远景。国家今年供应的揉茶机更多了,祁门县茶农已经有了五百多架揉茶机,运用这些机械,就使得繁重的劳动大大减轻,效率提高数倍。国家为了帮助茶农改进制茶技术,提高茶叶质量,只在两个区就派去了七十多个制茶厂的工人,日日夜夜地,挨门挨户地指导茶农揉茶、烘茶。茶农们在互助合作发展的基础上,不但能够使用机器揉茶,而且为了保证质量,在采摘茶叶上,也改变了过去枝叶一把抓的现象。今年一般茶农都实行了苏联先进经验:采大留小,分批采摘;茶树春季施肥和锄茶的办法,也逐渐普遍起来了。往年每户茶农都要自己采茶、制茶、卖茶,白天黑夜都得不到休息,今年大多数茶农都在互助合作组织中分了工,通夜制茶的现象已经很少。
最使茶农高兴的是,今年茶叶的收购价格更加合理,真正做到“好茶好价,次茶次价,按质论价”。评茶计价的繁琐手续今年简化了,全县设立了三十个收购站,茶农到站很快就能把茶售出。茶农们在得到合理价格后,都兴冲冲地走回自己的山庄,研究着进一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办法。并表示还要努力采摘“祁红”夏茶,有些农业合作社还准备试行采摘秋茶,为完成今年茶叶增产任务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