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巴金和中国现代文学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3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巴金和中国现代文学馆
  本报记者 杜英姿
  对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的进入,或者可以说是同巴金先生的相遇开始的。这座坐落于北京亚运村以东芍药居的精巧建筑,正门中央嵌有一块五十吨重的巨石,宛如一道屏风不可跨隔。巴金老人在上面说道:“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这是一段为现代文学研究者们无法忽略的话语,在无数次的引用中定格成对文学自身质朴而经典的支撑。这段话丢弃了一切对文学的迟疑,让今天的我们怀以镇定清静之心,从容地走入这块阔远的心灵和思想之园地。
  此刻,深卧病榻的巴金先生,笑容一定清澈而安详。二十年萦绕于怀的梦想随着文学馆新馆大门5月23日的敞开成为现实。虽然他无法走进挚爱的新馆,把足迹印满朝思暮想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他在对新馆图片反复的抚摸和端详中早已熟知了这里的点点滴滴。当开馆仪式上巴金先生的贺信被轻声宣读出来时,他分明就在这里,在人群当中,我们正同他分享着这里的一切,让愉悦和感动带走我们。
  “甚至在梦里我也几次站在文学馆的门前,看见人们有说有笑地进进出出。醒来时我还把梦境当作现实,一个人在床上微笑。”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中记录了梦的雏形。1981年,他于《创作回忆录》里首次讲述这个梦,并公开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这是一个著名的梦,一个凝结了时代的伤痛和希冀的梦。巴老梦中的文学馆是一个资料中心,它搜集、收藏和供应尽可能多的现代文学资料,“五四”以来作家的作品,以及和他们有关的书刊、图书、手稿、图片、信函等,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一个总结,给现代文学应有的位置和评价。
  这是老一代作家不约而同的心愿。茅盾、叶圣陶、夏衍、冰心、曹禺等热烈响应了这一倡议。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不到两年时间宣告成立。
  作为名誉馆长,巴老先生在1985年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开馆仪式上呼吁全国的作家都来关心文学馆这一作家的家。然而寄寓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万寿寺中的文学馆,设备、设施差而无法改建。1993年,九十高龄的巴老特意写信给江泽民总书记,表达了选址兴建现代化新馆的愿望。中央十分重视现代文学馆的建设,为新馆拨出巨额资金。
  “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巴老先生把文学馆当作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殚精竭虑。他先后为文学馆捐款二十五万元。还有,他陆续将收藏多年的各种版本和外文译本的作品手稿、书、信、照片等捐献给文学馆,共七千七百余件,其中如《灭亡》的第一版、第四版《家》修改的底稿、他大哥李尧枚(《家》中人物原型)自杀前写给他的信以及二十年代他在英国伦敦大学的讲课录音等,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在设计和建造上极为考究,首期投资一点五亿元,三期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的综合性文学馆的新馆,无疑也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标志性文化载体之一,可谓俯仰古今,笑对千年的文学殿堂。作家的青铜雕像却着意于生活的真实。放下书卷和笔的巴金先生双手轻拢背后,仿佛在踱步沉思。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平易、谦和的“小老头”,他的背后是过去的一个世纪百感交集的叙述。
  正门巨石的另一面,巴金先生这样坦陈他同新文学的关系,“我们的新文学是散播火种的文学,我从它得到温暖,也把火传给别人。”是的,文学馆展厅旋转大门的门把上精心蚀刻着拓下来的巴金先生的手模,每一位读者都会在与大师手印的相握中,在老人的深情牵引下,开始对新文学温暖的游历和体认。碑版的书写在这样的意义上获得了久远的延伸。
  (巴金塑像作者 李象群)(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