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我永远在浪尖上”——音乐人陈哲访谈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3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我永远在浪尖上”
  ——音乐人陈哲访谈录
  王炬
  问:记得第一次采访你还是在十三年前的1987年。那时你的作品《血染的风采》正在走红。十几年过去了,能否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你都在做些什么?
  答:如果从社会成功和曝光频繁这个角度来说,我好像什么也没做。但按我自己的生活回顾来说,一天也没闲着。这有一个阶段性,上了一个台阶或做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个新的想法。我一沉下去就是十多年,在酝酿,在充实,这十几年一直在积累。
  问:我一直认为你在音乐界的地位比较独特,你的创作内涵深刻,富有哲理,甚至有些超前(指思想性),刚才听了你制作的几首新作,更加深了这个印象。能否谈谈你的艺术创作基于一个什么样的理念?
  答:这个题目太大了。换个角度说吧。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肯定不会是一模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共性的东西肯定有,但我追求的是每个人不同的东西。有人说我的东西没有商业性,我不太同意,只不过我的东西没有被商业运作的人认识到她的潜在的商业价值。商业性主要是指市场运作,就如同一簸箕水,向这边倾斜,水就会涌到这边,露出来的就是空白,其实空白也是市场,而且是新的市场。拿原创音乐来讲,水涌过去的是市场,留出的空白也是市场,消费者对空白的地方也有需求,大家都不做这块,消费者的需求你不能满足,一次两次,消费者就会失去信心,原创音乐也就失去了动力。其实我想做的就是这个空白,就是消费者想听而又找不到的,是别人放弃的这块。这也许就是有人说我的“前卫”或“超前”吧。这个名声落在我身上,其实挺难受的,我并不是一个钻象牙塔自我欣赏的人,给人这样一个印象,也许是个性使然,但没有办法,谁让我干这行呢,我认了。但说我的东西没市场,我不同意。我是在这样一个普通市民环境中长大的,我太熟悉他们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情感,他们对音乐的需求。表现一个普通的情感并被他们所接收,是我在意的。
  问:你的无伴奏民歌合唱专辑《风吹过桥》被称作“新民歌”。能否说一下这个“新民歌”的定义,因为这几年经常听到“新民歌”、“新音乐”之类的名词,那么你的“新民歌”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答:我觉得,“新民歌”肯定不是那种内容没有变,只是换了新词或用了什么手法。民歌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是音乐的灵魂,你用多少文字来形容它都不为过,是非常高级的。但你不能理解成为殿堂式的高级,是人类精神的高级,是心灵里面的高级,是历史沉淀的高级。民族音乐不能只停留在低级的模仿,照搬原样,或稍做处理后作为一种新东西去卖。消极地把一些东西整理出来,然后再现,作为珍藏、资料、教学都非常好,但你作为音乐产品,去卖,这叫变卖家当。我觉得应该找到一种语言,一种音乐语汇,制作语汇,表达语汇,就是要与现在的时代相结合,被现在的人听懂,超过地方的人听懂,超过国界的人听懂。即使不懂你的语言,但他听得懂你的音乐语汇,感到愉悦,感到进入音乐的快感,而且是他听懂的。这种新,是民歌或是民族音乐,无伴奏也罢,民乐队也罢,交响乐也罢,MIDI也罢,手段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心灵中对音乐的理解,这个理解没有歪曲原作,而是把它没有体现出来的,集中体现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