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文艺评论与“人”的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3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金台文论

  文艺评论与“人”的建设
  张德祥
  文艺评论某种程度的衰颓与冷落,使人想到它的命运。商品经济的规律就是这样,消费决定生产。评论有什么用?谁需要评论?不批评,作家不是照样创作吗?电视剧不是照样拍摄吗?读者和观众不是照样消费吗?但是,不能不承认,在评论衰微或缺席的情况下,文艺的生产和消费常常出现误区。迎合低级趣味的庸俗观念大行其道,而真正美的东西反而被淹没。实际上,评论是生产和消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对创作的高层次要求、对作品的阐释、解读、评析及对文化消费者的引导作用。铺天盖地、良莠不一的作品被生产出来,消费者的盲目性也是客观存在的。这说明评论的加强是必要的。暂时处于劣势的东西不见得都是失去了价值的东西,同样,繁盛起来的东西也未必都有价值,君不见,环境污染、沙尘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那么,要加强文艺评论的建设,首先要恢复对于评论的信心,恢复对于“道理”的信心,实际上也就是恢复对于人的信心。所谓对“人”的信心,就是对人的尊严、人格的信心,对于人的良知的信心,相信人能够变得更美好一些、更善良一些,更崇高一些。文艺学当然是“结构学”、“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但那句老话似乎更能道出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学”。如果说创作是人的塑造,是通过描写人来塑造人,那么,评论也应当是塑造人,是通过美学的理论来塑造人,来发掘和显示人性中真正能使人变得高尚一些、优美一些的优秀品质。如果说,文艺评论不能没有标准,那么,这标准就是历史的美学的标准,也是人的标准。历史是人创造的,美也是人创造的,人是历史和美的主体,人是历史和美的推动者。
  坦率地说,这些年来文艺评论的衰退乏力,虽然有种种客观原因,但原因之一即是文学评论的“失神”———丢失了人的精神。这就如同丢了“灵魂”一样,难免要随波逐流,不能真正守住“人学”的立场,反而变成了商品的附庸,变成了作品的广告而“炒”出一片噪音,离开人“本”而陷入“文本”“形式”的研究,在一叶障目下的细枝末节中条分缕析、支离破碎。近年来的文艺创作相对于文艺评论来说比较活跃,各种各样的正说或戏说,各种各样的人物粉墨登场,人物形象的内涵较过去复杂了许多,文艺现象也复杂了许多,客观上为文艺评论提供了存在的广阔空间,但文艺评论却从整体上失去了对复杂现象的把握能力,失去了对各种各样的“新的人物”的把握能力,甚至被作品中的种种“庸人”、“小人”、“坏人”的沾沾自喜与自我得意所迷惑。
  我以为当前文艺评论的前沿不在于追逐各种时髦话语的潮流,而在于面对当前中国的文艺创作,文化现象与社会现实,站在“人”的立场上,确立“人”的价值,从事“人学”建设。评论家应当成为美学家、思想家、“人学”家。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人还需要进化,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应当成为“人往高处走”的一种精神助力,成为人上进的精神灯火。高尔基曾经这样说:“人在很多方面还是野兽,而同时人———在文化上———还是一个少年,因此美化人、赞美人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发展人对于自己的创造力的信心。”因此,对于“人”的信心,就是对于人走向高尚、实现人创造美好价值的信心。如果人丧失了对公平、正义、高尚、真诚、善良的信心,也就必然丧失了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反而沦入精神的泥淖。人性的进化与社会的进步只能是人类追求美好而不断努力的结果。精神是人的灵魂,精神的健康才能使人充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在于“改变”世界,使世界变得更为美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毛泽东强调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改造主观世界。我们今天强调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要富而思进,强调了人的自我建设的重要性。如果说经济需要建设、社会需要建设,那么,关键还在于人的建设。
  人的心灵中有一盏由真善美点亮的明灯,点亮灯,人的心灵空间就极为广阔,人生目标、价值和意义就会明朗醒目,人就会走向高尚和美好;熄灭它,人则会在难以自拔的狭隘中、隐晦不明的黑暗中沉沦。文艺评论作为一种“人学”,无疑应当在“人”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当在宏阔的历史和现实社会背景下凸现出“人”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