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数字城市”向我们走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6-04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数字中国

  5月的北京,“高科技”、“信息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继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之后,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又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城市数字化的讨论———
  “数字城市”向我们走来
  本报记者 丁玎 孟辉
  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由全国市长培训中心与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信息技术”为主要议题,目的是推动中国数字城市计划的启动实施。与会的不仅有国内外重要IT业企业的总裁,有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的负责同志,更有中国百余个城市的市长。
  “数字城市”不再神秘
  据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介绍,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和管理,其感觉就像漫步于街道或乘坐直升机俯瞰城市一样。
  一位IT业内人士打的一个比方,道明了市民与数字城市的关系:就像“瞎子摸象”的寓言中讲的那样,摸着象的某个部分,感觉或像墙,或像柱子,但这些形象都不能代表大象的整体,只有把它们进行整合才能构成大象完整的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数字城市”对社区住户也许就意味着互动式的数字电视,对学生意味着网络学校,对打工仔意味着电子缴费中心,对旅游者意味着数字地图,对商人意味着电子商务,对政府意味着电子政务、会议电视,而对普通市民来说,也许就意味着信息查询、消费投诉……
  实际上,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相似,“数字城市”也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只不过它是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城市发展的必然
  数字化生存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是时代变迁的需要,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需要。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手段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工程势在必行。
  建设部部长俞正声举例说,设想我们建立了透明、清晰、数据齐备的工程建设信息网和房地产信息网,那现行工程建设和房地产交易中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当网上公开透明地披露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那种几十个图章都管不住的违法建筑还有存在的空间吗?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是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相结合、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郑立中说,空间信息资源是支撑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资源调查、环境评估、能源、电力等,在政府宏观决策中也得到重要应用。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技术将会进入千家万户。
  “数字化”已悄然启动
  80年代中期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已经在城市规划中应用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90年代后,随着GIS(地理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OA(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多的城市将计算机应用到了城市规划管理中,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了特色。
  在北京,以中关村为试点,制订了“数字北京”计划,形成了以望京为代表的智能化小区和以华润大厦为代表的智能化写字楼,正创建新型公交智能化管理网络,并吸引了安博远程教育、数字方舟等一批IT企业加入数字城市建设;
  在上海,数字化浪潮冲击着这座远东大都市,上海目前正在对“信息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明确和细化;
  在杭州,政府上网工程已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服务窗口电子化,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民意测验、选举、会议等领域。
  不仅在这些大城市,就是在一些中小城市,也能感受到信息化扑面而来的气息。山东滨州税收采用信息技术,推出了“111”流动服务车,微机流动,无线联网;广东南海作为全国城市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城市,1996年就率先在全国同级城市中建成了全市统一的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交换平台。
  业界人士评价说,这些已开始实践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建设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为全国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